容棠画好图纸,附近的参照物,麦田位置,村子位置,仿佛就在眼前,看到这么明了的证据链,宣宁帝还有什么不信的?
谢家!!!
容棠又道:“陛下如果派人去调查,臣推荐一个人,是郑丞相的嫡次子郑久安。他在江南都城曾任大理寺少卿,擅长查案。”
小主,
宣宁帝只肖一想,就知道派郑久安去查谢禀之有什么好处。四姓氏族相互成就也相互拉踩,只要将从前属于谢家的部分朝中势力向郑家倾斜一些,郑家就会不遗余力的把谢家压下去。
他看了容棠一眼,“最近郑长治活动的有点频繁,郑丞相的两个嫡子都太优秀了,不,他的三儿子也不错,未来很有可能都入朝为官。你可有想过……”
这就是容棠在朝堂上身份尴尬的一点。
他身有双爵,手下有三千新军,明面上也很受宠,但却没有实质官职,所以偶尔上朝,六部的事他也插不上嘴,越权。
去年这时候刚来的时候,还说等他满了十六岁就进军营历练,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不到十五就凭本事组建了属于自己的新军,当初的圣旨,他已经提前做到了。
这孩子有能力,有魄力,可以做自己手上最利的一把刀,那么,也是时候让他挑个担子了。
“建安伯,你有十六了吧?”
容棠呆了一下,“陛下,要到十月里。”
“眼下你也守满一年孝了,朕打算颁个夺情旨,让你结束提前结束孝期,进六部任职。你考虑一下,你要进哪个部门。”
所谓夺情,其实是皇帝给能臣的恩旨。有太多能力不出众的官员丁忧之后守满三年孝,官场上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位置。 回到过去做财阀
说起来容棠守的孝本就不严谨,他还在热孝期就带人渡江南下,立了大功,这孝守或者不守,根本没人当一回事了。
容棠想了一会,说了一个宣宁帝怎么也想不到的部门。
“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