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桥身继续观察,可以看到两侧的桥墩上,分别用水泥钢筋精心浇筑出了对称的宣传栏。栏内印有的正是当年那位伟大领袖的语录,其字迹刚劲有力,充满力量感。而且,无论是正面还是右侧背面,都镌刻着这位领袖的头像以及他所留下的珍贵语录和诗词。
这座桥始建于 1968 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当时,我国的领导人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反对苏联修正主义的重要思想。于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这座“反修桥”应运而生。它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交通设施,更承载着那个特定时期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
在建成之初,这座桥成为了连接我省东部沿海地区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重要交通枢纽。无数车辆和行人通过这座桥来来往往,促进了两地之间的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对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 1987 年,由于 222 省道的改造升级,车辆和行人不再选择经过这座桥,但它依然作为历史的见证者,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驮儿山】
驮儿山地质为典型花岗岩地质地貌。位于街头镇政府驻地北3千米处,东经119°15′,北纬35°38′,山体南北走向,山峰凸起,奇石林立,陡壁悬崖。
驮儿山以独特的花岗岩峰林地貌和象形石景观为鲜明特色,主要由中生代早白垩世崂山超单元晶洞二长花岗岩组成,形成年龄约1亿年,与五莲山、九仙山同时代形成,以中生代燕山晚期花岗岩为主;驼儿山在花岗岩形成过程中部分冷凝于地面,山脉和岩石的形成是在造山运动的影响下,地块不断上升,侵蚀切割的强度不断加强而形成。驼儿山面积5平方千米,海拔386米。森林覆盖率高,是一处天然的氧吧,具备了绿色生态吸引力,山上有山洞一处,纵深约50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驼儿山”原名“驮儿山”,主峰海拔386米。其总体形状在东面看似马鞍,似驼峰,在南面看是一山峰。这正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主峰与小峰相连,状如老翁负子,故名为“驮儿山”。有清朝丁守建诗句为证:“慈父娇儿两意欢,朝朝襁负列冈峦。天工绘出劬劳象,常遗人间孝子看。”后来讹写为“驼儿山”至今。
驮儿山的东坡有石围子,相传为洪秀全所建。后有大洼子,三节石,红石壁子。北面就是儿子腚后崖,儿子腚后崖上有鸡心石。红石壁子下面有一个鼓咚石,人在鼓咚石上来回踩压,就会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山下面的人都能听见。下面就是大洞,大洞是一块巨石,三面被撑起形成,里面能容下三、四十人,是上山劳作或放牛、羊的人休息避雨的地方,山风一刮,里面很风凉。据说过去躲荒乱的时候,人们也经常到那儿去。
《日照县志.艺文志》载,丁守健写有《过驮儿山》诗:“慈父娇儿两意欢,朝朝襁负列岗峦,天公绘出劬劳象,常遗人间孝子看。”山南有一站石,相传为秦王无字碑,山东有一平顶巨石,相传为秦王磨剑石,又称望海石。山后有一残碑,镌有“大定元年,重修塔记”等字样。山前旧有“秦王寺”,又名“打了寺”,现仅存遗址。山顶有“老母庙”和众多的民间神话传说。1898年,坊子村人厉用九领导当地农民在驮儿山进行反洋教斗争。
哥、二哥没来,就坐了上位,脸上喜滋滋的。一会儿,老二来了,一看三弟坐了上位。脸上立时不高兴。但没办法只好坐了第二位。最后老大来了,见只有下位,心里非常生气,所以瞪眼扒皮,但也坐了。这就是三公殿三神像的表情所在。
这里古树参天,枝杈盘曲,在一棵八搂粗的古柏,上挂一牌:“秦五记松不记木秋”。这棵树中间筒空了,从底下的洞口往上望,见里面存蜂窝,一唱戏的小戏子在树洞里点上了火。树洞里的火着了三天三夜,剩下的树皮子还做了三口棺材。可见这棵树的年龄有多大,这座庙宇有多久。小戏子点了这把火罚了这个戏班子唱了三天戏才算完。有一次修缮庙宇,正好一树枝碍事,瓦匠要把这一树枝锯掉,锯了一会,有人说:“算了,等明天再说,吃饭吧!”第二天早饭后,瓦匠来一看树枝往上长了,真是怪了。
山前突然一声巨响,一个放牛的往山上一看,一块巨大的石头从山上往下滚,他便高声叫喊:石头打了寺!打了寺啦!住持和尚跑出来一看忙跪下磕头,一边磕一边念念有词:“打了我,别打了寺,别打了寺……”说也奇怪,石头在庙后就住下了。此后这庙也就叫大了寺。打了寺的庙会是每年的3月15日,上香的、拜佛的、求雨的、老的少的络绎不绝,大殿前的香火炉(是一整块花岗岩石凿成,直径一米多,现仍在驮儿山上)内烟雾缭绕,景象非常。打了寺最后的一个和尚叫王俊亭,法名是仁斋,仁斋有一个徒弟是董家庄人,人们都叫他“本样”。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