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墙夼水库流域五莲县后张仙村

家乡美01 山东人秦 937 字 3天前

后张仙村的历史

初秋时节,丹桂飘香,万物茁壮。在王尽美故里的乡村大地上,到处呈现着郁郁葱葱,丰腴秀美的金秋景象。在这收获的季节里,9月18日上午,来自王尽美祖籍的五莲中学的一百余名师生踏上了这块丰厚的土地,走进尽美基地开启红色研学之旅,拉开了基地秋季研学的序幕。王尽美祖籍是五莲县的后张仙村,在他爷爷王兴业那代,他家从后张仙村迁至大北杏村,投奔了本家“见山堂”,寄居在“见山堂”后院的三间小草屋里,租种了几亩地,从此成为了他家的一个佃户。后来“见山堂”分家分出了“冠山堂”,王兴业家也随着租种的田地一起划归了“冠山堂”,又变成了“冠山堂”的佃户。

对于王尽美的爷爷王兴业而言,当时他家为了生计而背井离乡搬迁至大北杏村,虽然是无奈与伤感之举,但是正是他的这次搬迁,成就了一个家族、一座村庄、一处地域。在二十世纪的今天,以大北杏村为圆心的方圆几十公里、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土地上,都在抒写着王尽美这位“党史开先卷”的革命家的名字。

来自王尽美祖籍的莘莘学子们,在基地老师的热情带领下,参观王尽美同志故居、王尽美革命事迹陈列,追随着一个个实物、一幅幅画面、一行行文字,探寻着王尽美“尽善尽美”的人生足迹。

他们最后走进了“红色故事讲堂”,在这儿上了一堂生动的“尽善尽美尽青春”的青春励志课。课堂最后,全体学子一起朗读卢新宁的演讲词:“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然后,红色故事讲堂在全体学生们激昂澎湃的“追逐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善尽美尽青春”的铮铮宣誓中结束。

《后张仙村:五莲县墙夼水库流域的幽静绿洲》

在五莲县的山水画卷中,后张仙村犹如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墙夼水库的怀抱之中,它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诗意与神秘感。这里不仅是自然的杰作,更是人文的结晶,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浓郁的乡土风情。

自然恩赐,山水画卷

后张仙村背靠巍峨苍翠的群山,面向碧波万顷的墙夼水库,形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薄雾,轻轻唤醒沉睡的大地,湖面上蒸腾起袅袅炊烟,与远处的山峰相互呼应,构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四季变换赋予了后张仙村不同的色彩:春天,万物复苏,花开满园,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朵的混合芬芳;夏日,绿意盎然,蝉鸣声声,清凉的湖水成了消暑的好去处;秋天,金黄的稻穗与红枫相映成趣,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冬日,雪花纷飞,银装素裹,整个村庄变得格外纯净与宁静。

文脉绵长,历史印记

后张仙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村名源于古代一位德高望重的隐士,其传奇故事至今仍在村民口中流传。村内散落着一些古宅院落,虽然经过岁月的侵蚀略显斑驳,但仍能从中窥见往昔的繁荣与辉煌。每年的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后张仙村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如龙灯舞、秧歌舞等,不仅展示了当地的民俗风情,也让外来游客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此外,村中还保留了一些传统手工艺,如陶艺、编织等,它们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血脉的延续。

生态农业,绿色崛起

近年来,后张仙村充分利用墙夼水库的优质水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村集体引导农户种植绿色有机作物,如高山茶、猕猴桃等,不仅提升了土地产值,也保护了生态环境。此外,后张仙村还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依托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了一系列体验项目,如茶园观光、手工陶艺体验、民俗表演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来此寻找心灵的慰藉。这种“农旅结合”的模式,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收入来源,也为村庄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和谐社区,幸福家园

后张仙村注重社区建设,致力于营造和谐宜居的环境。村委积极推动公共设施建设,如修缮道路、安装路灯、建立垃圾回收站等,极大便利了村民的生活。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读书会、书法课、健康讲座等,满足不同年龄段村民的精神需求。更重要的是,村内设有老年活动中心和青少年辅导站,为老有所乐、幼有所学提供了保障,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依、少有所教,构建了一个充满温情的大家庭。

结语

《后张仙村:五莲县墙夼水库流域的幽静绿洲》不仅是一篇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散文,更是一部展现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成就的纪实文献。后张仙村的故事,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万千乡村蝶变的一个缩影,它证明了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文化得以尊重与继承,每一个乡村都有可能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