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再给远一点的同学、同事、领导、朋友拜年。
从早上跑到晚上,一整天都在走家串户的拜年。
因此,早上必须早早起床,如果起得晚了,这一天跑不完。
家家如此,所以出去拜年,往往家里还得留人,有谁来拜年了,还得记下来,如果有漏下的朋友,还要记得回拜。
这一天,就是人们圈定和巩固朋友圈的一天。
郑欣蓉和小宝吃完早饭,也赶紧换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去给邻居们拜年了。
转了一圈回来,姐弟两人手里、口袋里都装满了糖果。
七十年代初,对于来拜年的孩子们,不兴给压岁钱。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普遍经济拮据,手头并没有多少闲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被打上“四旧”的标签而惹来麻烦。
那时,家家户户在接待前来拜年的客人时,都会事先精心准备几个果盘,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
果盘里装满了各种吃的,如糖果、瓜子、花生和水果等,这些都是过年期间必不可少的年货。
每当有孩子前来拜年时,主人家便会热情地给孩子抓一把糖果。
这种简单而温馨的举动,成为了那个时代独特的过年习俗之一。
郑欣蓉看时间差不多了,就收拾了一下,背了一个新挎包,拿着邀请函,去参加团拜会了。
**
海清市人民大礼堂。
礼堂门口,一片热闹景象,人们欢声笑语,人头攒动,仿佛整个城市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鞭炮声此起彼伏,红色的鞭炮碎屑如雪花般飘落,将大地染成了一片鲜艳的红色。
大礼堂门口贴着一副醒目的对联。
上联写道:“东风浩荡革命形势无限好”,
下联则是:“红旗招展生产战线气象新”。
郑欣蓉来到礼堂时,发现盛仙医早已到达。
只见他身着一套崭新的蓝色中式上衣,显得精神焕发、气质非凡。
此时,他正站在门口热情地与他人打招呼,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仿佛周围的气氛也被他的活力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