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草稿100

但是说实话就是现在社会要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强了。或者说需要的是一种自主学习在创新过程中知识的能力。

这里的创新模式就和我们现在正统教育体制是相悖的。因为正统的教育体制是先学完所有的知识,然后让大家创新。

最有创新性的应该是语文作文。但是很不幸的是作文也出现了模板。

为什么说这种教育体制不适合创新呢?因为你学的越多你就会越觉得前辈们的成果已经很完善了,或者是前辈们那么强都做不到我们为什么能做到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其实成绩和研究能力几乎无关。而我们之所以能超过前辈靠的不是我们一代比一代聪明的趋势。

(很多人在宣扬一代比一代强或者一代比一代差了的思想但是其实都不对。因为所有的环境,资源,思维,包括家长都不一样了,根本没有可比性。)

我们之所以能创造出前辈们发现不了的发明靠的是丰富知识的联结。因为人类知识的一代比一代丰富几乎是必然趋势,除非出现末世或者全世界焚书坑儒这种情况。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记得有一本书叫《最后一本书》,那里面就是末世过后书籍几乎全部没了。

其实这一点很容易知道。从新的数学规律的证明过程越来越复杂就可以看出来了。但是我们现在的学习似乎想让我们单点突破。

单点突破的前提是精通某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越来越自卑。因为你很困难,做了很多笔记才学的一知半解的东西是前辈无中生有提出来的。

在学习时前辈们往往被塑造成非常强的形象。比如牛顿,爱因斯坦等等。这些名字就让大多数人觉得不可超越。

这种时候创新当然是缓慢的。因为大家提出质疑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而且大家都会认为自己不会做出很不错的成就。

但是如果是用知识顺应创新需求。比如想造一个人形机甲(虽然这很需要财力,而且只有少数人敢想象自己造出来但是还是经常有这种报道)就需要自学各种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学等等知识。

但是我们发现大多数或者说几乎所有自制机甲的人都不是什么专家。因为首先造人形机甲就是浪费社会资源。因为人的结构其实挺不稳定的腿这么细,也没有下粗上细。

专家们会钻研某个部位,比如一个武器,一种合金,等等。但是这些东西的研究要有大的突破很看机缘和时间。常常很久才出现一次。

这种没有及时的成果反馈的创新虽然更强,但是显然不适合大多数人。会劝退很多人。除非到了逼不得已的地步,比如机器人取代大多数工作,普通人不创新就没有活路了。

所以不妨从缝合以往的成果开始培养愿意创新的兴趣。

但是如果你是被时代逼着做某事的,那你几乎永远不可能做好,也不能保持紧跟潮流。而且你是被迫缝合,就感受不到创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