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巡抚署打架事件过后与会的官员经过一番复盘,发现这其实都是巡抚宋统殷的阴毛!
这朱由检的圣旨里可不仅仅是命山西官员收复泽州而是还要山西官员将贼寇给荡平!
宋统殷剿贼都剿了一两年了他自然知道仅凭山西的官兵是不可能剿灭贼寇的,必须得借助宣大边军的力量才有可能将贼寇荡平。
而宣大边军如果不给足粮饷的话肯定是出工不出力,这宋统殷很清楚藩库里面的粮饷不足,根本不足以供应在山西剿贼的官兵,哪怕是逼死杜乔林也不可能给他筹集到足够剿贼的粮饷。
所以宋统殷就故意激怒布政使杜乔林和他干一架,然后那杜乔林自然对他心生怨恨所以便会利用职务之便为难他乃至整个山西镇。
不要小瞧大明朝官员的底线,这种拿军国大事来报个人私怨的骚操作大明朝的官员可是干的出来的,崇祯朝包括崇祯朝以前都有很多例子。
比如说杨阁部坑死卢阎王。
如此一来原本山西镇的粮饷便可以挪用到宣大边军身上去,而总督张宗衡手下的宣大边军领到了足够的粮饷自然也就不好出工不出力。
这山西镇的官兵领不到足够的粮饷自然也不会去怨恨宋统殷而会将矛头对准杜乔林,宋统殷也可以以此为借口继续躺平让张宗衡带着宣大边军往前冲。
这将贼寇镇压下去了他宋统殷也就跟着捞一点功劳把级别提回来,如果出了岔子这办事的人是张宗衡,那朝廷追责自然也就是张宗衡了。
即使追究他宋统殷的责任,宋统殷也可以将锅甩给杜乔林,说是杜乔林挪用了山西镇的军饷导致他不能出兵剿贼。
在这大明朝官场混就是这样,谁办事谁就担责任背锅,相反躺平的人一点责任都没有。
...
太原府那边官府正在密谋剿灭攻陷泽州的反贼,而在泽州这边的反贼自然也是没有闲着,趁着这个机会正在这附近到处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而太原府那边虽然在三月中旬敲定了南下泽州的剿贼计划,但粮饷调拨走程序以及协调各方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所以一直到三月底宣大边军才从各自的驻地领到粮饷开拔。
铁营这段时间除了招兵买马之外那就是寻访“贤人”,这个“贤”的标准也只是相对于贼是“贤”的,也就是那些市井乡村里面的贫困文人。
当初在处置完周兵的问题后赵胜就和王铁商量过给营中的军头一人找个老师,营中的四大军头总共也就需要四个老师。
这老师的标准那肯定得是饱读诗书且思想上对明朝有抵触甚至是敌视的态度,而要达到这两个标准那可是非常难找的。
首先饱读诗书的那肯定不会沉沦在下层最起码也能弄个秀才的功名,而对明王朝抵触乃至敌视的读书人那肚子里绝对也不可能有多少货。
这肚子里有货货的都能考上功名,有了功名的读书人再怎么样也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即使贫穷也不可能去敌视大明朝。
所以这是一个不可能两角,但这种人还真被铁营找到几个。
...
泽州城西,忠孝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