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怼得言官哑口无言,天明也很心疼,你们这些言官,在京城喝着酒,吟着诗,听听小曲,日子过得惬意,可是你们看得见边关战士是怎么杀敌的吗?
赵顼扭头对小卓子说:“把这些言官都记下来,但凡家里有十五岁儿子的,全部送往铁骑训练。不达标者,不可参加科考。”
你们反对,好,我就让你们自己去军营体验一下,一个个站着说话不腰疼。
出来反对的言官,额头冒汗了,家里的小兔崽子,除了会在青楼风花雪月以外,提桶水都艰难,如何去军营操练?
司马光作为老臣,他不满的站出来:“皇上,言官有直谏的义务,如果您如此惩罚他们,谁还敢说真话?那国家还有何希望?”
赵顼啪的一下打在龙椅上,愤怒的看着司马光:“司马大人,我写《论公主内宅状》不如你,文采也不如你,那我命令你现在写一篇策论,八百里加急送往西夏,让他们立刻把大宋的赔偿款都免了。”
司马光气得嗷嗷叫:“你。。。。你。。。”
赵顼蔑视的说:“你以为能说会写就能平息战争?西夏与大宋谈和之时,你为何不去?你不过是沽名钓誉,遇事变成缩头乌龟而已。
我看你还是适合在翰林院继续写你的《资治通鉴》,等到国泰民安时,我再来拜读。”
司马光当场胸口就疼了,我为了大宋呕心沥血,在你眼里,居然一文不值。
司马光满腹才华,为官清廉,也看到了现在朝廷的重重弊端,只是思维太过于刻板,无法接受新鲜事物,所以导致赵顼对他极为反感。
再看看当时的特定时局,金国雄起,西夏虎视眈眈,危机四伏之时,你还在咬文嚼字,多少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了。
司马光愤怒的摔袖而去,这一去,整整十年,直到赵顼薨逝,高涛涛辅助赵佣时,才重新启用司马光。
当然,这十年,也成就了司马光,他完成了《资治通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连司马光都被送去写史书了,其余大臣更是不敢直言了,赵顼冷冷的看着大臣,问道:
“还有何意见?如果没有意见,即日起便着手重启裁军法。”
小主,
如此冷峻的场面,依然还是有人站出来了,此人是周清月,他行礼道:
“皇上,臣长年累月镇守在边关,也参与了西夏之战,裁军确实很危险,廖大人既然胸有成竹,是否阐述一下他的变法方案?”
很好,那些蠢货只知道反对,正事却无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