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饮食滋味(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饮还排在食的前面,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不仅要注重“吃”,而且要注重“喝”,因为“喝”同样是人体摄取营养物质的重要途径。在日常生活当中,最常见、最普通的饮料便是白开水。然而,有许多人虽然已经喝了一辈子的水,但是对于“水”这个看似简单的东西,却未必真正了解其内涵。例如,他们可能并不清楚硬水与软水之间的区别,也不明白活水与死水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异。

那么,什么叫做“滋”呢?其实,“滋”就是指口舌生津,也就是激发舌头上味蕾的功能。而“味”则是指调和酸甜苦辣咸等五种味道,从而达到解馋过瘾的目的。此外,我们还需要强调一点,那就是滋味滋味,意味着滋在前味在后,如果没有足够的滋润,就难以体会到真正的味道。只有当嘴巴里充满了津液,才能够感受到食物的美妙滋味。

一、唾液的作用。

唾液有很多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可以反映肾脏的健康状况。因为唾液实际上就是肾精所化,如果一个人的肾脏比较健康,那么他的唾液就会比较多且质量较好;反之,如果肾脏不健康,那么唾液可能就会变得稀少或者质量不佳。

此外,舌为心之苗,通过观察舌头的状况,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心脏是否健康。因此,中医常常通过观察患者的舌头来诊断病情。

而滋味中的“滋”字,其本义指的是滋生、培植,后来又引申为湿润、浸润等意思。这个词充分体现了肾脏和心脏都非常健康的人体状态,用中医的术语来说就是水火相济。

当人体处于这种状态时,舌头的颜色应该是红润的,舌苔薄白而润,唾液透明清亮,呼出的气息带有刚刚煮熟的玉米的甜香。这时,人们的唾液质量很高,能够快速消化食物。

比如,吃馒头的时候,咬一口就会觉得口中充满了甜味;吃米饭的时候也能感受到谷物的香甜味道,甚至连喝白开水都会觉得甜甜的。

另外,唾液还具有保护牙齿的重要功能。如果一个人的唾液质量好,那么他的牙齿通常也会很健康,不会长出口腔菌斑。

二、味的意义。说到了“味”这个字。我们常说的五味是酸甜苦辣咸,不同的味道会进入不同的脏器,酸味进入肝脏,苦味进入心脏,甜味进入脾脏,辣味进入肺部,咸味进入肾脏。

古人通过仔细研究和整理这种五味与五脏之间的对应关系,将食材和人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并纳入了一个更广泛、更全面的养生系统之中。例如,当夏天来临,人们不可避免地会感到上火,嘴巴上会长出小泡泡,或者出现口舌溃疡等问题。根据中医理论,这被认为是心火过于旺盛所致。而由于苦味能够进入心脏,因此食用苦瓜这样具有苦味的食物就成为了一种有效的降火方法。

研究食物性味对五脏的影响,使之达到“和”的平衡状态。这里的人要具体到不同时刻、不同心态。同样一个人,处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心情下,食用不同方法烹饪的食物,身体的感受和对身体产生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此,中医学认为,在饮食方面,我们不仅要相信科学,还要相信人类作为万物之长的天赋和本能,以及经过几十万年进化而来的感知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感知可能比所谓的科学更为重要。例如,在给孩子喂食时,孩子是否愿意进食以及进食后是否呕吐,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原始本能。

中医讲究五味入五脏:酸味入肝经,苦味入心经,甜味入脾经,辣味入肺经,咸味入肾经。大蒜具有辛辣味道,对应着肺部。当人体健康时,食用蒜瓣会感到辛辣刺激心脏。然而,如果我们的心脏被一股寒痰蒙蔽,导致“痰迷心窍”,使得心脏处于寒冷状态,那么此时吃蒜并不会感到辣心,反而会觉得全身通畅、舒适。因此,身体状况不同,人们的感受也会有所差异。

所以在饮食的滋味里,唾液和味蕾的打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有助于消化,一个有助于激发人类进食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