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到平原君面前。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决心,仿佛在告诉平原君,他就是那个能够拯救赵国的人。毛遂恭敬地说道:“在下毛遂,听闻君上要挑选门客出使楚国,在下愿往。”平原君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门客,心中充满了疑惑。他问道:“先生在我门下多久了?”毛遂回答道:“三年。”平原君又问:“先生在这三年中,有何特殊的才能或功绩吗?”毛遂坦然地说道:“在下虽无特殊才能,但有一颗忠诚爱国之心。如今赵国危在旦夕,在下愿为君上效力,为赵国的存亡贡献自己的力量。”
平原君听了毛遂的话,微微皱起了眉头。他对毛遂的勇气表示赞赏,但同时也对他的能力表示怀疑。平原君说道:“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就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如今,先生在我门下已三年了,却从未有人称赞过你,我也从未听说过你的才能。这说明先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此次出使楚国,事关重大,我不能带着没有才能的人去。”
毛遂并没有被平原君的质疑所吓倒,他坚定地说道:“君上此言差矣。我之所以未能在囊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君上从未将我放入囊中。如今,君上给我这个机会,我定能像锥子一样,锋芒毕露。”平原君被毛遂的自信和勇气所打动,他决定给毛遂一个机会,让他一同前往楚国。
小主,
于是,毛遂跟随平原君和其他十九名门客,踏上了前往楚国的征程。这是一段充满艰辛和危险的旅程。他们要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躲避秦国军队的追捕。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历经磨难。但毛遂始终没有退缩,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赵国争取到楚国的援助,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在途中,毛遂积极与其他门客交流,了解楚国的情况和各国的动态。他深知,此次出使楚国,任务艰巨,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他向其他门客请教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情况,分析楚国的利益诉求和决策机制。他还与其他门客一起讨论应对楚王的策略,制定了详细的谈判方案。毛遂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赢得了其他门客的尊重和信任。他们开始对毛遂刮目相看,认为他是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三、毛遂在楚国的表现
当平原君一行到达楚国后,立即拜见了楚王。平原君向楚王详细地说明了赵国的困境和此次前来求救的目的。他言辞恳切,声泪俱下,希望楚王能够伸出援手,出兵救赵。然而,楚王对出兵救赵一事犹豫不决。他担心秦国的强大实力,害怕出兵后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楚王心中盘算着各种利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平原君和其他门客们苦口婆心地劝说楚王,但楚王始终不为所动。他们用尽了各种办法,从国家大义到个人利益,从历史教训到现实威胁,试图说服楚王。然而,楚王似乎铁了心,不愿意冒险出兵。谈判陷入了僵局,平原君等人焦急万分。他们知道,如果不能说服楚王出兵,赵国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就在这时,毛遂挺身而出。他手持宝剑,大步走进楚王的宫殿。楚王见毛遂气势汹汹地走来,心中十分不悦。他问道:“你是什么人?为何未经通报就擅自闯入?”毛遂毫不畏惧地回答道:“我是平原君的门客毛遂。如今,赵国和楚国都面临着秦国的威胁,只有两国联合起来,才能共同对抗秦国。大王您犹豫不决,难道是害怕秦国吗?”
楚王听了毛遂的话,更加生气。他说道:“我为何要害怕秦国?秦国强大,我楚国也不弱。只是出兵救赵,对我楚国并没有什么好处。”毛遂冷笑一声,说道:“大王此言差矣。秦国野心勃勃,企图吞并天下。如果赵国灭亡了,下一个遭殃的就是楚国。如今,赵国和楚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共同抵御秦国的侵略。而且,出兵救赵,不仅可以保护楚国的安全,还可以树立楚国的威望,让其他各国对楚国刮目相看。大王您何乐而不为呢?”
楚王被毛遂的话打动了,他开始认真考虑出兵救赵的事情。毛遂见楚王有所动摇,趁热打铁,继续说道:“大王,现在是决定赵国和楚国命运的关键时刻。如果您犹豫不决,错失良机,将来一定会后悔莫及。请大王当机立断,出兵救赵!”说完,毛遂手按宝剑,怒目而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