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的成功,给了叶子枫极大的信心,也给他提高了不少的声望。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上面突然来了指示,所有有关千人的活动,一律必须报道,所谓的宣传上,不得出现“千人”二字。
大家都明白,这是对方已经发觉了这边的人才计划,开始着手应对了。
其实,叶子枫接触的个别千人,水平真的不高。
他起初不解,但后来想起了“千里马”和“招贤台”的典故,便心下释然了。
其实,中国不管做什么,在历史上总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取之不尽,这真的是别国永远无法比肩的。
随后的一段日子,军民融合的基地,包括和江汉大学合作的创业基地也相继揭牌运行,并取得了不错的荣誉。
叶子枫帮了刘佳一个大忙。
除了让她担任基地的运营之外,在一次孙瑜带队与江汉大学领导层会面时,他不吝赞美之词的高度肯定了孙佳,甚至将自己放在了很低的位置来抬高孙佳。
校领导很高兴,对孙佳的工作也给予了肯定,经过学校研究,专门成立了以合作孵化器为主要载体的创新创业学院,孙佳担任院长。
尽管内容还是那些内容,但孙佳算是正式成为了大学的中层正职。
孙佳对叶子枫非常感激。。。。。。
孙瑜一直在帮叶子枫运作进常委的事情,但那件事一直没有明确说法。
直到后来开始的东西部东西部协作扶贫,叶子枫是小组领导之一。
在某次去对接扶贫项目的时候,接到了市纪委的通知,要求他立刻返回东州,不要回家,直接到市纪委。
叶子枫下飞机时,已经晚上十点。
到了市纪委,对方有两个人在等他,扔给他一摞稿纸,要求他写份检讨。
理由是理事会的财务管理不规范。
叶子枫没有任何的犹豫,迅速写了一份。
写完后,他笑道:“检查我是写了,但实事求是的说,我的财务如果不规范,那全市肯定没有规范的。”
对方笑笑:都明白,理解吧。
至此,这件事终于算画上了句号。
叶子枫只是写了份检查,并没有受到处分。
很快,叶子枫被提拔为常委副区长。
省位换了领导,无法细说了,故事太多。
对基层不信任,吹毛求疵,思路明显不对路,推不动就怪下面。
终于强推了一回,结果引起民怨,但全省未有一字见诸报端,凡涉及此项工作,皆溢美之词。
结果,中阳媒体,后来大幅批评了此项工作。
省里话风突变,当年的几个先进典型县,成了反面教材,主要领导都受到了处分。
尽管责任都推到了下面,但省位威信还是不可避免的进一步受到影响。
对精华区,有影响的事也非常多。
其中一项是化解新访积案,他认为凡是群众不满意的,都是政府不作为或者乱作为造成的,只要一心为群众,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积案。
他以身作则,主动包案。
说巧不巧,他包的其中一件就是百馆街道强拆案中的一人。
可惜,一直没有分到房子的王桂花等四人没有被抽到,反而是一位早已住进新房,但隔几个月会去新访一次的人被包了。
徐风雷的要求是,不问原因,不说困难,必须解决。
在省市的强压下,区里拿了四十万给那人,那人心中嘚瑟,表面却好像勉强接受,给了政府多大面子一样。
没分到房的没解决,基本没什么损失的却又得了几十万,而且跟他同样情况的,有四十多人。
很快,就引起了一阵上坊潮,本来还算安定的局面,变得风雨飘摇起来。
另外一件大事,就是精华另个区域的拆迁。
一个是凤鸣岭,类似当年的秦岭,那里的人没有一个是简单的,尽管省位下了令,但在极限拉扯中,精华夹在其中极其艰难。
另一个片区在环境保护区域内,打着环境保护的大旗,孙瑜和朱迎抓住机遇,以极高的补偿价格,迅速扫平了十二平方公里的建筑。
按照孙瑜的测算,尽管拆迁成本高,但一劳永逸,只要活干得漂亮,省里给开个口子,只要三千亩能改变土地性质,改为国有土地,就完全能够回本,而且会给精华带来持续几年的固投。
孙瑜和朱迎这个活,确实得到了省里的赞赏。
孙瑜在一年多后,成了云秀川、徐梦云、余治泉之后的第四人,到外市任市委副书记,不过她的地市经历比前三位前辈要顺利的多。
她顺利的接了市长,然后又去了另一个地市任市委书记。
以她的年纪,再上一步,几乎没有悬念。
云秀川有一段时间长跑京市,尤其是周末。叶子枫想去汇报,很难约上。
过了一段时间后,突然爆出了消息,云秀川主动投案。
叶子枫和孙俪事后分析,应该是京市方面也无能为力,或者给他做了指点,或者是云秀川绝望了,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者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据说投案前,他紧急安排了一次出国考察,但在机场被拦下了。
徐梦云任市长后,终于还是又重蹈覆辙,与市委书记相争不下。
最终又差点犯了头痛病,调回了省里,不过这次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厅。
几年后,徐梦云还是解决了副省,但没有进入班子。
这是她人生的遗憾,但叶子枫却觉得这对徐梦云来说是一种圆满。
余治泉依然战斗在在书记的任上,与孙瑜已经是肩膀一样高。
至于他俩谁先上一步,目前尚未可知。
朱迎几乎和孙瑜同步提拔,任了南平县的县长。
她说,当县长和当副区长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