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之中,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梢洒落,光束穿透浮动的尘埃,如细碎的金线,勾勒出一个安宁而通透的天地。微风轻拂,吹动院中一角的竹林,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吟诵着往昔的故事。
王天二盘膝坐于青石之上,闭目凝神,心绪却无法平静。他的修行已至紧要关头,三日之后,便是他人生中的一场大考,可他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遥远的童年,那个位于荆门山下的小村庄,那个满脸胡茬、手抱葫芦的白爷爷,那些在星空下听过的故事,和一个少年的江湖梦。
当年的荆门山下,有一座静谧的小村,四面环山,云雾缭绕,恍若世外桃源。村里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平凡却安稳。村头那棵数百年历史的大槐树,便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
每到傍晚,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柴火与饭菜的香气,村里那些精力旺盛的孩子们便会聚集在大槐树下,等着白爷爷讲述那些快意恩仇的江湖故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白爷爷坐在石墩上,轻轻晃着酒葫芦,嗓音低沉而悠远,犹如古钟回荡,带着一股穿越岁月的沧桑感。他一边吟诵着诗句,一边眯着眼,仿佛在透过茫茫时光,回望那片曾经辉煌过的江湖。
“当年的第一剑客李大罡,刚出蜀时不过是个未及冠的少年,流转楚地,也不过是少年的意气。”
他话音未落,便仰头灌下一大口酒,酒香四溢,呛得周围的孩子们连连皱鼻子。
可不等孩子们催促,他却停了下来,目光扫了一圈四周,便不由得咧嘴笑了——原来除了那个被大家喊作“傻蛋”的孩子,其他人早已靠着树根打起了瞌睡,甚至有几个已经歪倒在地上,呼噜声此起彼伏。
“哼,这帮小兔崽子……”
白爷爷砸吧了一下嘴,摇了摇头,却也不恼,毕竟这些孩子白天要读书、干活,还得奔跑玩耍,能熬到现在已经不错了。
“白爷爷,你快讲嘛!”
一道稚嫩而急切的声音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那个叫傻蛋的孩子满脸灰扑扑的,头发乱糟糟的,脸上带着几分未脱的稚气,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里面倒映着满天星辰。
他眨巴着眼睛,小心翼翼地凑近白爷爷的酒葫芦,带着一丝谄媚的笑意:“以后我到城里做打铁活,给你买一大葫芦碧蚁酒喝!”
白爷爷闻言,顿时大笑,胡子乱颤,浑浊的老眼里满是笑意。
他伸出满是老茧的大手,轻轻拍了拍傻蛋的脸,笑着说道:“傻蛋呐,绿蚁酒烈,碧蚁酒虽醇,但就是少了点劲道。你要是孝顺,就给爷爷多来几葫芦绿蚁酒,那才过瘾!”
傻蛋皱起眉头,掰着手指头仔细算了算:绿蚁酒一壶六个铜板,碧蚁酒却要足足十五个铜板。三壶绿蚁酒才十八个铜板,可要是买两壶碧蚁酒就得三十个铜板了!
他犹豫了一下,但很快就下定了决心,憨憨一笑,咧着嘴道:“白爷爷,我以后给你买三壶,不,三十壶绿蚁酒!”
白爷爷闻言,怔了一下,随即又是大笑不止,声音爽朗而沙哑,可笑着笑着,他的眼神却有些恍惚,仿佛想起了什么遥远的过去。
但没等他说什么,酒意已经上头,他抱着葫芦,靠在大槐树下,嘴里嘟囔着什么,不一会儿便鼾声大作,睡得不省人事。
傻蛋看着白爷爷熟睡的模样,自己也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他没有回家,而是就这样靠着槐树,望着天上的星星,心中充满了憧憬和渴望。
头顶的星空浩瀚无垠,璀璨如钻。
傻蛋仰望着这片星空,思绪飘得很远很远。他想象着城里的模样,想象着那些高高的朱门大厦,想象着那些在江湖中快意恩仇的侠客,想象着自己也能像李大罡那样,一人一剑,行走四方。
他甚至在心里暗暗发誓——等他长大了,一定要走出荆门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闯荡那片充满未知与传奇的江湖!
他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一个名震天下的大侠!
想到这里,他兴奋得根本睡不着觉,干脆抱着膝盖,继续看着那漫天星辰,直到夜色渐浓,眼皮终于沉重地垂了下来……
庭院中,王天二缓缓睁开双眼,深邃的目光透过院中的竹林,看向遥远的天边。
时间已经过去了太久,那个总是听白爷爷讲故事的傻蛋,早已不复存在。
现在的他,是北灵院的天骄,是即将踏入五大院的天才。
可是——白爷爷还好吗?
大槐树还在吗?
荆门山,是否依旧像记忆中那样寂静?
王天二站起身,拍了拍衣襟上的落叶,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三天后的大考,他定要一鸣惊人。
但在那之后,他想回一趟荆门山,去看看那个承载了他童年梦想的地方,去看看那个曾经告诉他“江湖是什么”的老人。
如果白爷爷还在,他一定要买三十壶绿蚁酒,敬给这个曾让他热血沸腾的江湖引路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天二站在庭院之中,目光遥望天际。
晨曦微露,淡金色的光辉透过竹叶洒落在青石地面上,浮尘在光影之中舞动,如同岁月无声流转。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腰间的酒葫芦,眼神幽远。
“三十壶绿蚁酒……”
他喃喃自语,嘴角浮现一抹浅淡的笑意,仿佛回到了许多年前,那个听白爷爷讲故事的夜晚。
可那已经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
他的童年、他的梦想、他的回忆,都被埋藏在时光的长河之中。
他沉寂三年,如今终于重新崛起,成为众人瞩目的存在,可是,心中那份最深的渴望,似乎依旧未曾改变。
——他要回荆门山,回家一趟。
三日之后,王天二没有选择留在宗门,而是踏上了回乡的旅途。
他没有御空飞行,而是选择了一匹寻常的黑鬃马,一路缓缓行至荆门山。曾几何时,他以为自己会脚踏剑光,风驰电掣地归来,可现在,他却只想用最平凡的方式,重新感受这条曾经承载过他无数梦想的路。
沿途的景色没有太多变化,连那条崎岖的山道,也依然坑坑洼洼,杂草丛生,唯有村口的那棵古槐,比记忆中更加苍老了几分。
“到了。”
王天二勒住马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抬头看向前方。
村落依旧静谧,炊烟袅袅,孩童的笑声夹杂在山风之中飘荡,鸡犬相闻,一派恬淡祥和的景象。
可当他迈步走入村中时,却发现村里的人大多已经不认识他了。
他看到一些熟悉的身影,却发现他们已然苍老,曾经的青年如今已是白发满头,曾经的孩童如今已经成家立业,只有他自己,仍旧带着年少的面容,孤身一人,像一个过客,走在这个曾经属于他的世界里。
他很快来到了村头的大槐树下,那棵他曾经无数次依靠入眠的老树,依旧在那里,根须盘错,叶影斑驳。
可是——
那张熟悉的石墩上,却没有了白爷爷的身影。
那个抱着酒葫芦、讲着江湖故事的老人,那个笑呵呵地拍着他脑袋,答应他要等他买酒回来的人——
不见了。
王天二站在树下,怔怔地看着空荡荡的石墩,心中一股莫名的情绪翻涌而起,喉咙仿佛被堵住了一般。
他猛然转身,抓住一个从身旁经过的村民,急切地问道:
“白爷爷呢?白老爷子呢?!”
那位村民愣了一下,定睛看了看他,忽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是……傻蛋?不,王天二?”
王天二没有否认,他只是紧紧盯着对方的眼睛,等待答案。
村民的神色复杂了一瞬,随后轻叹一声,指了指不远处的村后山坡:“白爷爷……他早在两年前就走了。”
“两年前?”
王天二的脑海中轰然一震,脚步踉跄了一下,整个人如遭雷击。
“他……怎么走的?”
村民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感慨:“他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最后还是静静地在大槐树下走的。他走得安详,手里还抱着他的酒葫芦,嘴里嘟囔着‘傻蛋啊,什么时候回来给我买三十壶绿蚁酒’……”
王天二呆住了。
原来,白爷爷真的一直记得他那年少时的承诺。
可他……却食言了。
他回来的太晚了。
王天二沉默地走到了村后的山坡,那里是一片青翠的竹林,白爷爷的坟,就在那里。
他走到坟前,轻轻跪下,取下腰间的酒葫芦,缓缓倒在墓碑前。
“白爷爷,我回来了。”
他的声音很轻,可却在风中回荡,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
“我买了三十壶绿蚁酒,可惜……你再也喝不到了。”
风吹起,竹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回应他的低语。
王天二缓缓闭上眼睛,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满脸胡茬的老人,抱着酒葫芦,对着他咧嘴笑:“傻蛋呐,江湖可比故事里凶险多了,你可别傻乎乎地冲进去,掉脑袋了都不知道。”
可是,白爷爷,你知道吗?
江湖,比你说的,更残酷。
可即便如此,我还是义无反顾地闯进来了。
王天二在白爷爷的坟前静静坐了一夜。
夜风微凉,他仰望着星空,那片星辰,依旧璀璨如昔,和他当年望着的夜空,没有任何区别。
可那时的少年郎,早已不是当年的傻蛋。
第二天清晨,他起身,整理衣襟,转身离开。
他没有再回村,而是直接骑马下山,沿着来时的路,往更远的地方走去。
——这个地方,已经没有他的归宿了。
他要去更远的地方,去寻找真正的江湖。
可他知道,无论他走到哪里,那个满脸胡茬、抱着酒葫芦的白爷爷,那个在大槐树下讲述着快意恩仇故事的老人,将永远活在他的心中。
他曾经以为,江湖是快意恩仇,是刀光剑影。
可现在,他终于明白——
江湖,亦是人生,亦是离别,亦是遗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天二走在官道上,晨光拉长了他的身影,马蹄踏过泥土,溅起几点微尘。村子已经远去,身后的路模糊在薄雾中,像一段逝去的梦,而他的心,却依然沉浸在昨夜的回忆里。
他曾以为,江湖是策马奔腾、刀光剑影,是快意恩仇、纵酒高歌。可如今,他才明白,江湖更像是人生,一步一步地向前,满是无可奈何的离别,和难以挽回的遗憾。
天色渐渐明亮,前方出现了一座小镇。
镇子不大,但却热闹非凡。街边茶馆的说书人正拍着惊堂木,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某位大侠如何一剑破敌、名扬天下,而茶客们听得津津有味。王天二坐在角落,默默饮茶,听着那熟悉又陌生的故事。
他说书人的声音抑扬顿挫,故事里的人物鲜活生动,可王天二却只是静静地看着茶水里的涟漪,眼中透着淡淡的感慨。
“故事里的人总是潇洒快意,可现实里的江湖,何曾有真正的快意?”
他想起白爷爷的故事,想起那句“江湖比故事里凶险多了,你可别傻乎乎地冲进去,掉脑袋了都不知道。”
他终究还是进了江湖,也在这片江湖里,看惯了生死、见尽了人心。
“公子独坐,似乎有心事?”
一道轻柔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他抬头一看,是茶馆的老板娘,容颜虽不算绝色,但眉目温婉,带着一丝江湖女子的风尘气息。
他淡淡一笑:“不过是些过往罢了。”
老板娘笑了笑,给他续了一杯茶,轻声道:“有些事放不下,那就别放,等哪天想通了,自然也就放下了。”
王天二握着茶杯,指尖微微收紧。
他不是放不下,而是知道——有些遗憾,终其一生,也无法弥补。
王天二在小镇歇息了一晚,翌日清晨,他便再次上路。
他没有目的地,只是随意地行走,走过繁华的城镇,也走过破败的乡村,江湖百态,尽收眼底。
有一天,他在一个破庙里避雨,遇见了一个病入膏肓的老剑客。
老剑客靠在柱子上,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柄已经生锈的长剑。见到王天二,他只是淡淡一笑,道:“小兄弟,能给我倒杯水吗?”
王天二点头,从自己的水囊里倒了一碗水递给他。老剑客喝了一口,咳嗽了几声,苍老的眼中透着一丝落寞。
“年轻人,你可曾听过‘饮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