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初露锋芒

乾隆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微微皱起眉头,对着身旁的太监吩咐道:“去把内务总管冯英廉给朕叫来。”不多时,那位头发已经花白、面容略显沧桑的冯英廉便匆匆赶来,恭敬地跪在地上行礼道:“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乾隆皇帝挥了挥手,示意他起身回话,然后面色有些不悦地质问道:“冯总管,朕听说你的孙女婿很有才华,如此人才,你为何不早些向朕举荐呢?反而只让他当个看门的侍卫,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冯英廉连忙再次跪地叩头谢罪,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回皇上,微臣那孙女婿和珅确实是稍有一些才华,但他在科举之中并未金榜题名啊!所以微臣觉得暂时还不宜贸然举荐于皇上跟前。而且,那和珅也曾跟微臣说过‘是金子始终都会发光’这样的话,想必也是想凭借自身努力一步步得到圣上赏识。”

乾隆皇帝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示颇为满意,说道:“嗯!看来这和珅倒是个有志气之人。既然如此,你就先给他在内务府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吧,也好让他能一展所长。待朕查明究竟是谁在科举考试中弄虚作假之后,再另行考虑对他的任用,像这般有才之士可不能被埋没了呀!”

冯英廉闻听此言,脸上瞬间绽放出欣喜若狂的笑容,那喜悦之情仿佛要从眉眼间溢出来一般。只见他连忙跪地叩头,声音激动得有些颤抖:“谢皇上恩典啊!皇上如此厚爱,真是让奴才感激涕零、无以为报!既然皇上开了金口,那奴才这就去好好安排一下,定不会辜负圣恩!”

乾隆皇帝微微眯起双眸,唤来了和珅,语重心长地说道:“和珅啊,时光匆匆,转眼间你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好些年头了,而你也已长大成人。朕平日里忙于政务,对你的成长确实有所疏忽。如今你既已在宫中任职,闲暇之余应当多多去探望皇太后才是。”

和珅垂首应道:“皇上所言极是,皇太后定然不会觉得臣下前去探望是一种叨扰,日后微臣定当常去请安问候。”

乾隆点了点头,话锋一转,问道:“那么对于这科举之事,你有何看法?朕记得你也曾参加过科举,以你的满腹才华,按理说本该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可最终却未能如愿,对此,你心中难道没有一丝不甘么?”

听到乾隆提及此事,和珅不禁想起了后世那竞争激烈的高考,略作思索后回答道:“回皇上,微臣以为现今之科举制度虽有其可取之处,但亦存在诸多漏洞。比如试题极有可能会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通过金钱交易等手段泄露出去,如此一来,便会有一些花了大价钱的人得以事先知晓考题,并先行作答一遍之后再来参加科举。如此这般所筛选出来的所谓‘人才’,恐怕并非皇上您真正想要招揽的贤能之士啊!”

乾隆皇帝听完之后,脸上露出了欣喜之色,他目光炯炯地看向和珅,声音洪亮地说道:“和珅啊,朕听闻此事心中甚是忧虑,不知你可有什么良策能够解决这一难题?”

只见和珅微微躬身,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回皇上,要想彻底杜绝考题泄露一事,确实颇有难度。不过微臣倒是想到一个法子,或许可以一试。那便是在每次考试之前,将出题之人集中起来,并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隔离。待到考试结束之后,再恢复他们的自由之身。如此一来,这些出题人便没有机会与外界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考题被泄露出去的可能性。”

乾隆皇帝听后龙颜大悦,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微微颔首,表示对和珅所提意见的高度认可。只见他大手一挥,和声说道:“和珅啊,此议甚妙,朕心甚慰。你且先退下吧。”和珅连忙跪地叩头谢恩,然后缓缓起身,躬身退出了宫殿。

随着和珅离去的背影消失在殿门之外,乾隆皇帝立刻下令展开对刘主考官舞弊科举一案的深入审讯。一时间,宫廷内外气氛紧张,负责此案的官员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全力以赴地追查真相。

经过数日不眠不休的努力,案情终于水落石出。原来,这刘主考官利用职权之便,与众多考生勾结作弊,严重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不仅如此,他们还涉及到一系列贪污受贿、权钱交易等罪行。

乾隆皇帝得知真相后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刘主考官及其党羽一网打尽,并严惩不贷。于是乎,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腐行动就此拉开帷幕。所有与此案有关的人员都被一一查处,无论官职大小、身份高低,只要触犯律法,皆难逃制裁。

最终,那一直负隅顽抗、企图瞒天过海的刘主考官及其子,在堆积如山般确凿无疑的铁证面前,终于低下了他们高傲的头颅,不得不俯首认罪。曾经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他们,如今也只能乖乖地接受法律的制裁,承受着应得的严厉惩罚。

至此,这场引起轩然大波、震惊朝野上下的科举舞弊大案终于落下了帷幕。然而,此次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却远未结束,它让人们对于科举制度的公正性产生了深深的质疑,也使得朝廷意识到必须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来杜绝此类舞弊现象再次发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此,乾隆皇帝特意在朝堂之上召集众大臣共商大计。只见乾隆皇帝龙颜肃穆,目光如炬,环视着殿下的群臣,缓缓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此次科举舞弊之事令朕痛心疾首。为保我大清科举之公正严明,确保真正有才华之士能够脱颖而出,朕欲与尔等商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以绝后患。”

话音刚落,和珅便站了出来,拱手向乾隆皇帝进言道:“启奏陛下,微臣以为可将考试试卷于考前统一开封,并对相关出题人员实施严格管制,限制其自由活动,直至考试结束后方可恢复自由。如此一来,既可避免考题泄露,又能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和珅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有人点头称是,觉得此计甚妙;亦有人眉头微皱,似乎对此还有疑虑。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众人皆认为和珅的这个建议切实可行,纷纷表示赞同。

于是乎,在乾隆皇帝的亲自拍板下,这一举措正式得以推行。自此以后,每届科举考试之前,所有试卷都会被严密封存保管,待到开考之时方才统一开封发放。而那些负责出题的官员,则会提前被隔离监管起来,断绝一切与外界的联系,直到考试全部结束才能重获自由。

随着这套新制度的施行,科举考试中的舞弊之风得到了有效遏制,越来越多的贤能之士通过自身的真才实学步入仕途,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