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伯邑考,姬姓,名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同时也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兄长。他的名字中,“伯”代表其排行,“邑”则有两种说法,一是表明其世子身份,二是表示他曾担任“邑”这一官职。因此,人们通常称他为伯邑考。伯邑考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故事却在后世流传甚广,成为了忠孝的典范。
二、人物生平
1、早年经历
伯邑考出生在周文王姬昌的家族中,这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崇高地位的家族。他的母亲太姒,是夏朝开国君主夏禹后代有莘氏部落之女,勤劳持家,恪守妇道,因此号称文母。在太姒的教导下,伯邑考和他的兄弟们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没有做过违背常理、荒唐离谱之事。
据《毛诗正义》引《大戴礼》记载,周文王十三岁时生下了长子伯邑考,十五岁时生下了次子周武王。伯邑考在兄弟中排行最长,因此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期望。他生性敦厚仁爱,是一名孝子,深受父亲姬昌的喜爱和器重。
2、纣王烹杀
然而,命运多舛。周文王姬昌因触怒商纣王而被囚禁在羑里城。当时,伯邑考在商朝做人质,担任为商纣王驾车之职。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刻,伯邑考展现出了他的忠诚和勇敢。他不仅努力保持自己的节操,还试图营救父亲。
然而,他的忠诚和孝心却遭到了商纣王的残酷对待。商纣王烹杀了伯邑考,将他做成肉羹赐给周文王,并说:“圣人应当不会吃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周文王陷入了极度的痛苦和挣扎。然而,为了保全性命和继续为周族的未来奋斗,他最终还是吃下了肉羹。商纣王见状,讥讽道:“谁说西伯侯是圣人?吃了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自知。”
关于这一故事的真假,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是一则虚构的传说,旨在强调周文王的忍辱负重和伯邑考的忠孝精神。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个故事可能基于一定的历史事实,只是细节上有所夸张或改动。无论如何,这个故事都成为了伯邑考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他在后世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另一种说法
除了上述的悲惨遭遇外,关于伯邑考还有另一种说法。这种说法认为,伯邑考并非被商纣王烹杀,而是早逝。据一些史书记载和学者的研究,周文王在舍弃伯邑考后,立次子周武王为太子。这一决定可能是遵循了当时的殷礼或出于其他政治考虑。而伯邑考的早逝,可能使得这一决定更加顺理成章。
然而,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因为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关于伯邑考早逝的记载并不多见,且缺乏确凿的证据。因此,大多数人仍然倾向于相信前一种说法,即伯邑考是被商纣王烹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