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而淑太妃仅有这一个女儿,为了保护宁安,她跪在慈安殿外,声泪俱下地恳求太后陆凤清让宁安长公主出家为尼,与青灯古佛为伴,为大周祈福。
考虑到左贤王已年近七旬,且有四位王妃相继离世,若让宁安长公主前去和亲,那简直是让她陷入生不如死的境地。
更何况按照当地的习俗,左贤王一旦过世,她还得嫁给下一任左贤王。
与其遭受这样的命运,即便是选择出家为尼,也无疑是一个更好的归宿。
宁安长公主作为当今陛下李隆泽唯一的胞妹,与李昀婷相比较,她才是名副其实的皇妹。
先帝在世时,淑太妃的地位并不高,仅仅是一名才人,她的处境与陆凤清颇为相似,更因她所生的是公主,而非皇子,使得她在后宫中更是无足轻重。
然而,她与陆凤清之间却一直关系交好,那时的宁安公主还只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幼孩,淑太妃常常把她抱到陆凤清的宫中,一同嬉戏玩耍,共享天伦之乐。
也正是凭借着这份昔日的和睦情谊,先帝驾崩之后,陆凤清便让儿子李隆泽将她晋位至四妃之一,尊为淑太妃。
这也让陆凤清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此次西戎使团进京,会直接将和亲皇女带走,因此即便匆忙寻找大臣之女认作义女,也难免会被识破。
当然这想法不是没有人提出,已有大臣谏言,内阁首辅徐谦的孙女,定远将军的侄女,礼部侍郎的幼妹,还有已故兴远侯的长女,都可以作为人选,让陛下认作义妹。
平日里朝中关系错综复杂,文臣武将都是面和心不和,为着各自利益,拉帮结派。
然而,这一次众人却出奇地团结,如同同仇敌忾一般,纷纷对那位大臣进行指责。
最终,陛下李隆泽在无奈之下,只得命令侍卫将那位大臣拖出去,重责二十大板以儆效尤。
朝廷上关于和亲一事的争论如火如荼,众臣各执己见,难以达成一致。
与此同时,后宫之中也是愁云密布,对于如何选定合适的人选,太后也是感到束手无策。
在这紧要关头,常保公公向陆凤清提出了一个独到的建议。
在西戎的传统中,寡妇再嫁并不受歧视,更有甚者,西戎现任太后为了稳固其子的王位,竟毅然选择下嫁小叔子。
此举在西戎不仅未受非议,反而被视为权谋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