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陛下这是妥协了?

永德帝也不急着听李凌峰的答案,他走到武英殿门处,将大门推开,隔着殿内的中庭,远远看着低头跪在大门外的太子。

李凌峰随着帝王的动作缓缓转身,思虑良久后,有些迟疑道,“陛下将臣迁至工部,莫非是与国策有关?”

改稻为桑的国策在浙洲颁布也有些时日了,先前他上奏疏向永德帝陈情常宁郡之事,永德帝却指了何崇焕前去,如今又将自己调任工部,想必是与这道国策息息相关。

不得不说,李凌峰的政治嗅觉确实灵敏。

早先永德帝下令推行国策,就有意在朝中选一人前往浙洲督办,只是那时李凌峰刚入职,他并没有将其考虑进去。

后来浙洲总督夏玉递了折子上来,他才知道太子派了杜仲明去了浙洲,夏玉早年是彭桦提携上来的人,涉及党争的嫌疑很大,但他又想知道浙洲推行政令后的真实情况,所以选人前往浙洲督办一事才会更加紧迫。

恰好李凌峰当时上奏疏陈情常宁郡一事,他突然改了主意,这才有了让何崇焕去常宁郡旨意。

满朝文武,能去办此事的人不多,朝臣各有各的利益,又都是老泥鳅,滑得很。不像李凌峰一样,没有根基,也无党派,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人,用着放心。

永德帝见他猜出来,并不意外,依旧背着手看着殿外,声音中不见喜怒,“不错,朕将你迁任工部,便是想让你下月初动身前往浙洲,督办‘改稻为桑’一事,国库空虚,乃朕心头大患,朕不能允许此事生出任何问题,汝可知晓?”

永德帝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从浙洲一路上来都是彭党的官员,说是将丝绸卖到外邦赚了多少银子,那都是呈报上来的,其中不知中饱私囊了多少,并且,据李凌峰所知,在华夏历史上,一般在地方实行这样的国策,就少不了有人要趁机搞事。

比如不少官僚和地主都会趁机搞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像唐玄宗时期的权臣李林甫,就有“京城邸店,田园水,利尽上腴”的记载,中书舍人卢从愿“盛殖产,占良田数百顷”,还得了一个‘多田翁’的称号。到后面,势力渐增的宦官也纷纷效仿侵夺百姓田产,到开元中时,京师甲第池园,良田美产,中官占者居什六之多。

到后面宋朝对土地采取“不抑兼并”的态度后,土地兼并也愈演愈烈。

所以大夏推行“改稻为桑”的政策,也极有可能发生此类问题,浙洲又是倭寇闹事之地,若是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到时候百姓活不下去,爆发“农民起义”也并不是不可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到此处,李凌峰忍不住皱眉,回禀道,“微臣知晓。”

待李凌峰离开武英殿后,刘瑾从殿外走了进来,他将永德帝的鞋从榻旁取了过来,蹲下身子一边替永德帝穿鞋,一边出言关怀道,“虽然如今天热了,但主子爷还是要注意身体,千万莫让凉气入了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