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半月便过去,夏季最热的时节过了大半,到八月便要入秋了。
汴京城近段时间最大的事,乡试已经考完,再过几日便要放榜。
白氏近日又是忧愁又是高兴的,忧愁的是之前看中的几家小姐全都没戏,虽说早有准备,收到几家夫人的推托时,还是气的在屋里摔了一套茶盏,门第太低的她又看不上,武儿是她的嫡长子,定要说一门好亲事。
高兴的是武儿马上就是举人了,往尊贵了说,也可被称作举人老爷,儿子马上是举人老爷了,给她长脸,怎么能不高兴呢。
晚间申时末,郑南一家人的马车停在了永乐侯府大门前。
老夫人房里的翠红来通传了杨如期,杨如期收拾收拾才前往翠竹院。
在外头等着进去时,里面隐隐传来哭声。
厅堂中间老夫人与一个少妇正抱头痛呼:“你一走便是十多年,难不成不要我这个母亲了。”
白氏何氏在一旁陪着压眼角,见杨如期进来,都望向她。
老夫人眼睛有些发红,将女儿放开,指着杨如期招呼了一声:“这是你大哥的嫡女,你还没有见过。”
杨义琴也就刚刚三十出头,骨骼略大,身材显得比一般妇人稍高,偏瘦,盘着圆髻,戴一套红宝石雕花头面,穿一身盘金彩绣红裙,容貌与老夫人很是相似,此时一双眼睛盯着杨如期看,算不上和善,带着盛气凌人的气势。
俗话说得好,相由心生,杨义琴此人一看便是刻薄相。
若是换了以往的杨如期,被杨义琴挑剔的眼神打量,怕是头都抬不起来。
但如今的杨如期可不怕,提着青色水雾裙走上前,向老夫人行了礼,“祖母安,姑母安。”
杨义琴见她开口说话,便笑了起来,“我走时大哥才刚成家,如今一眨眼,五娘这么大了,”说着便又换了悲伤的语气,“大哥福薄,云娘也悔极了,走之前竟也没能送上一程。”
杨义琴,闺中小字云娘。
提起杨义和,老夫人心里也不痛快,想起女儿在沧州受苦,还是强忍了难过,劝慰她,“这些伤心事不提也罢,如今你回来了,母亲心中也宽慰些。”
杨义琴拿了手帕拭了拭眼角,“母亲说的是,如今回来了,便不走了,以后都在母亲身边尽孝。”
上头母女俩情谊满满,下头白氏心里一咯噔,小姑子一家若长住侯府,一应开销少不了,瞧老夫人心疼的样子,这事也不能过问,白惹老人家不高兴。
这次连何氏心里都不太愿意,她进门早,晓得杨义琴的性子,往好了说是骄纵,往坏了说是得理不饶人的主,这一回来,侯府又是鸡飞狗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