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获得胜利后,新中国进入全力发展时期。
那是一个在新民主主义道路下,由土地革命全面落实,全国都充满活力的时代。
在工商业层面,当时的新中国私营经济占有很大的比重。
过快取缔私营经济进入全面公有制会有很大的阻力,并且会打击公民自主向上的积极性。
所以新中国成立之初结合实际情况实行的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下的国营经济为主,以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为辅的新民主主义道路。
旨在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尽快使新中国由农业社会转入到工业社会,从而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目标。
而在农业方面。
以最早大规模推行土改的东北地区为例,当时东北不分男女老幼,都分到了三至五亩土地,也就是两千至三千三百平方米。
一家人平均就能分到十二至二十亩土地,相当于一个足球场。
结合当时全国平均亩产约两百六十斤来算,一家人一年能生产粮食约三千斤。
当时新中国的农业税是,每户农业人口全年平均农业收入不超过一百五十斤主粮者免征,超过者按照3%至42%的四十级全额累进税率计征,后来逐步调整为7%至30%。
通俗点比如一个家庭有五口人,在土地正常年景下总共收获了一千斤主粮,那么这个家庭每人平均的农业收入就是两百斤,超过了一百五十斤的免征标准,就需要缴纳农业税。
所以除去口粮消耗和缴纳公粮后,当时的农民依然还能有不错的盈余。
总体而言,这是一条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完全是社会主义,而是新中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走出的一条全新道路。
从实际结果来看,这是一条合理,并不盲目,且具有前瞻性的道路。
它的成果也是丰硕的。
首先是建立起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又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等措施,迅速恢复了被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