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李世民才开口道:“太子,你可知事关重大?”
“当然。”
李承乾看了李世民一眼,转身再看向满朝文武:“请问在座的谁会耕地种地?”
此言一出,有很多官员纷纷举起了手。
一些年迈的和一些世家官员,纷纷抿紧了唇。
李承乾一摊手重新看向了李世民道:“父皇,让这群不会种地的官员去管理种地的百姓,他们懂什么?恐怕只懂压榨,只懂如何从农户身上榨血水吧?”
此话惹怒了大半官员。
可他们敢怒不敢言,大唐是农耕社会,确实对于农耕很重视。
这个时候反驳,肯定会让李世民不高兴。
果然,李世民脸色黑了下来。
看着举手那些官员,大部分都是武将,小部分是寒门子弟,平时连亲近自己的机会都很少。
再看看其它官员,很多都是每年跟着自己去春耕的官员。
突然觉得可笑。
一个不会种地的官员跟着自己去种地。
李承乾冷笑道:“父皇,耕种是百姓的基础,如今朝中官员还是第一代,大唐第一代的官员竟然这么多不会种地,以后科举的那些官员还会种地吗?”
经过这么一提醒,李世民也反应过来了。
一个不会种地的官员去管理种地的百姓,似乎有些可笑。
“所以儿臣认为,下乡运动很有必要。想要科举,想要入朝为官必须在草原待满三年,三年之后才有资格入朝为官,也就是说年满十五的学子都要去草原帮助突厥百姓开荒,教会突厥百姓种地。”
李承乾细细琢磨道:“大唐有记载贞观初年,人口有三百多万户,就算如今好了,人口不会低于三百多万户。每户出一个人,也就是三百万人。”
“这三百万男儿除去一些不参加科举的,算一百个里面有一个好了。那也有三万人。”
“也就是说,每年大唐可派遣去突厥草原的有三万人,三年之后这人数差不多就有十万人,下乡计划进行二十年,难道这还不够同化突厥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