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这个姓氏,他能记得的燕国人,也就这个了。原因也不是余江多厉害,家族多强盛,只是这人谄媚君主,以前被穆王孙写文章点名骂过。
坐下来的仝拾苦笑一声:“正是他。”
姚章纳闷:“余家,在平邑县什么时候有这等威风了?”
后面,小白和姚章就听了一番仝拾、仝家和余家的故事。
内容和小白脑补的一模一样,无非就是燕国没了,燕国宗室也全没了,昔日有名的燕国大贵族们也死的死,伤的伤,家中人才和势力锐减。
作为燕都蓟州的贵族,仝家也属于势力收缩减小的这一波。
武帝当然不可能让这些元气大伤的燕国贵族们还管着燕国,于是在当时晋国人才不够的情况下,他选的燕国中小贵族们来管理,既是燕人,又没有大贵族那样强的燕国认同感。
从前的强势一方龟缩起来,被武帝选中的人管理起了燕地,此消彼长,大小贵族们的“大小”已经调换了位置。
后来燕地被赐给了第五潜鱼做封地,他们这些蓟州旧人就要交出手上的土地,从蓟州搬出来给第五潜鱼腾位置了。
没人想往北苦寒之地搬,何况北边那里已经有了前齐贵族,他们只能往南搬。
仝拾的父亲仝兆带着全家和金银细软来了平邑,一开始拿出钱也置办了些地,那里想到平邑的肥田都已经被县令钱家和姻亲余家分了个干净,到他们手上的都是薄田,有些甚至都是荒地。
没受过这种气的仝兆自然要去理论,理论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没有。
燕国都没了,这些现在为晋做官的人哪里还要在乎曾经燕国落魄贵族的脸色。
曾经蓟州大贵族看不上他们这些小贵族,现在轮到他们这些小贵族看不上这些蓟州贵族,形势逆转后现在的掌权者十分满意。
给仝家的薄田荒田,除了他们不愿意出售自己手里的肥田,重要原因就是还能拿仝家这样的贵族做个乐子。
反正他一个蓟州旧人,还能去洛京告到武帝面前不成。
他们都是前燕旧人没错,但这不代表他们就是一体的,那些祖上出过名人,家里在燕王面前都能说得上话的是一类,这些被武帝选中的小贵族又是一类。
后面的发展就更没什么好猜的了,现在的仝家可拿县令和余家没有办法,薄田荒田好歹也是田,都是他们名下资产了,只能耕种。
既然田认了,县令就以买卖时是肥田为由,直接按照肥田的标准来征税,明摆着就是欺负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