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他的仁政一直有所进展,只是大环境不好。
他做出的成果上方虽看在眼里,但对他的继任请求却没有同意。
本不甚富裕的兴阳州及下属郡县如今发展的不错。
便有人打算来捡现成的好处了。
夏知州背后没有那些大势力,投靠的新皇如今也不太支持他留在这偏远的州城,他更希望自己的得力大臣能在朝堂上给他助力。
所以三年换任期一到,他被调回京中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夏知州若是在政权稳定的朝代当官,必定是个能兴盛一方的好官。
他颁布的政策利民利国,对百姓生产、生活、教育都提供了保障。
若长期这样发展下去,兴阳州的繁荣兴盛指日可待。
只是这并不是个和平朝代。
天下也不是都如夏知州治理的州府一般海晏河清。
兴阳州很幸运,遇到了他这样的好官。
从他地来的商队偶尔会抱怨在其他城池遇到的不公待遇,和当地赋税的沉重。
不仅压的他们这些行商喘不过气,老百姓更是怨声载道。
帝城里的皇权之争落下帷幕。
但也并不太平,大臣之间拉帮结派,各自为政。
百姓经过灾年又受了流民和赋税的压迫,也是怨声载道。
为了稳定民心,皇帝上任后好一番造势。
时不时有“金光神龙现身,我皇为真龙天子”,“帝城冬季百花齐开,异香直透天际。”的传言到达这偏远的兴阳州。
帝城百姓欢呼这是祥瑞之兆。
只是周国看似慢慢稳定了混乱的局面。
实际上内核仍是大周国的原班人马。
稳定的朝局只浮于表面,其内部依旧腐朽不堪。
官员们习惯性的一层一层盘剥掉朝廷下发的各种救济银子。
被敌军攻破大半城池的那段时期,粮草军饷供应的还算及时。
如今似乎是看边塞安定了,又有人往粮草上伸了手。
老百姓能知道这些,全是因夏知州为边塞大军提供了一批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