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东吴王孙

月明秋水 用户39256703 2184 字 18天前

接下来的近半个时辰的时间里,由于双方各持己见,势同水火,话不投机之余,我和青儿姑娘,也就被囚居于此了。

“赵姑娘,给你九天的时间,你可要认清形势,考虑清楚了……”离开之际,司马宁这样说道。

“赵姑娘,记住,你什么时候想清楚了,就说一声。这些卫士,随时都可以帮你传话……”孙复加了这样一句。

一听之下,我心里暗自发笑,不过,还是回了这样一句:“好吧,你们,你们就等着吧……”

司马宁和孙复对视片刻之后,就走开了。

望着他们的背影,我的心间,霎时掠过这样一个念头:宁王子、孙公子,你们回到那议事正厅之后,可也要“考虑清楚”哦……

转眼间,七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在这七天的时间里,以司马宁、孙复领头的那五个人,到底又商议出什么来了,我不在现场,不曾耳闻目睹,自然不便于妄作猜测,妄下评论。

不过,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就自己孤陋寡闻之所及,对于这一伙人,我也算是有了一点了解了吧?

因为,就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他们都扮演过“说客”,都来过这儿。只是,他们再怎么巧如簧舌,都也只是败兴而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先到来的,是这孙复孙公子。

这孙复孙公子,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是东吴王室的后人。怎么说呢,我又没见过他家的族谱,对于他的这些话语,也只是姑且一听了。一百多年之前,东吴亡于大晋,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此结束。对于这一点,作为江东王室的后人,孙公子怎么会不有所了解呢?既然是这样,他为什么还会选择与司马宁合作呢?

或许,他是这样想的,有朝一日,就算是司马宁上位了,他再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将司马宁赶下去,坐收渔利?

这种想法,也不能说就完全不可能:毕竟,司马宁一向就以优柔寡断“着称”,届时他再耍点手腕,让司马宁“禅让”,也不是就不可能。想当年,大晋王朝的开国之君,也玩过这一套。

一百多年之后,再上演似曾相识的一幕,也不足为奇吧。而要做到这一点,孙复最为倚重的,就是陆嘉了。当年,刘备远征东吴,孙权所倚仗的,正是陆嘉的先祖陆逊。其后的夷陵之战,蜀汉一方大败而归,刘备一统天下的愿望,就此成空。甚至,也不妨这样说,蜀汉之所以最终败亡,祸根就在于夷陵之战中铩羽而归,大伤了元气。

被囚居的这几天,我最为难受的,就是不能随意外出了。

如果要说什么“收获”,自然不是白吃白喝。而是,对于江南的名门大族,又有了一些了解。最初,与司马氏“共天下”的,是琅琊王氏一族。其后,本朝能够在淝水之战之中,击败来自北方的军队,靠的主要是谢氏。此外,本朝百年的历史里,庾氏和桓姓,也显赫一时。因此,人们说得较多的,甚至是津津乐道的,就是王谢庾桓了。

不过,这其实只是一个方面。

这,这又怎么说呢?

王谢庾桓几个大族,要说根基,主要还是来自于江北。在本朝立国之初,倚仗得较多的,主要也就是这四大族。

久而久之,有意无意之中,人们渐渐也就形成了某种片面的看法:这门阀世族嘛,就是王谢庾桓。其实,这有失偏颇,至少,也是片面的。对于我来说,如果不是对孙复孙公子有所了解,也会如此以偏概全的。

事情的真相,大体上是这样的:一百多年以前,三国鼎立的时候,江南是东吴的发源地,也就是最基本的地盘了。大晋结束这三国鼎立之后,东吴也算是消失了。不过,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本朝衣冠南渡之后,当人们习惯于说什么“王与马,共天下”之时,却很少注意到,另一种势力,也在潜滋暗长着。

这种势力,就是与当年的东吴皇室相关的一种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