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风流云散

朗月照乾坤 情系天下 1547 字 3个月前

刚刚结束朝议回到府中的元侃接过刘美传来的书信后不禁大吃一惊,急招钱惟演、张咏、王钦若、张耆等一众亲信前来商议。原来信中说叛军首领李顺并未被捕,王继恩所杀的只是一个假李顺而已,真的李顺在成都陷落后剃净发须穿上僧人的衣服潜逃出城,不知去向。

依照钱惟演、张耆的意见,兹事体大,应该立刻上奏朝廷,追责王继恩贪图军功、蒙蔽圣听之罪。同时督促在蜀官兵全力捉拿贼首李顺。

唯有张咏面沉如水,他缓缓开口道:“此事需慎重考虑,王爷想过没有,军帐中官兵何其多,那么知道李顺未死之人又何止刘虞侯一人,王继恩就算有通天的本领,也不可能只手遮天吧?官家是何等英明果断之君,岂能看不出这里面的端倪?”

“那就任由李顺逃之夭夭,任由王继恩贪天之功吗?”

“事急则缓,事缓则圆!”

元侃当即拍板定夺:对李顺潜逃之事切莫守口如瓶,同时请惟玉郡主以家书形式致信刘美,密切关注事情动态。

果不出张咏所料,就在朝议叙功论赏不久,就有一个叫张舜卿的带御器械史上了一道密折:言说真的李顺早就逃走了,王继恩所斩杀的只是一个外貌有点儿像李顺的替身。此语一出,太宗大怒,立即将张舜卿呵斥出去,并准备问斩。好在有官员替张舜卿求情,只说他饮酒后乱了心智,求太宗饶他性命。太宗对左右说张舜卿的言论意在抹杀诸位将领的战功,恐怕仍在蜀中平叛的将士寒心。后来虽说饶了张舜卿的性命,可是也罢免了他的官职。

元侃听闻事情经过,回想起刘美的书信,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事急则缓,事缓则圆,亏得他听从了张咏的建议才没有贸然上奏。

当他在书房将蜀中诸多案卷再做细细研讨时,脑海中竟多次浮现出刘娥那蛾眉宛转、朱唇轻启的模样。数月未见,不知道她又在读什么书,对这蜀中事务,可有什么见解。

元侃走出书房,已是掌灯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