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双张领兵袭青州,徐晃北上扼延津

在过去这段时日,针对西线的种种,成效可谓是很显着的,钟繇负责招抚关中各方势力,又有卫觊的帮衬,这使得该一带局势不似先前那般动乱,恰恰是这样,使得河东郡减轻了不少压力,而河东又与河内互成掎角之势,两郡治下的小割据势力,还有郡贼等等,被一点点的解决掉。

两郡在军事方面进展不小,文治方面也有不小的成绩,盐池,聚民,屯田等等,使得许都方面压力减轻不少。

有上述种种作为屏障,河南尹一带的变化更大,受战乱惨遭破坏的雒阳,被曹仁一点点的修缮着,雒阳八关被曹仁整饬出来,在此期间河南尹一带还聚民、屯田、修路、建渠等,与先前的破败相比,河南尹有着显着的改善。

或许说弘农郡、河东郡、河内郡、河南尹几地,跟过去最兴盛的时候比较啊,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可是现在这几处地方,能够彼此取长补短,在减轻许都方面的压力下,能够应对来自关中、并州的局势,与此同时构建许都在西线的屏障,这已经是非常出彩的了。

“东线的青州一带,自被袁绍夺占以后,就交由其长子谭执掌。”在曹操的注视下,程昱继续道。

小主,

“跟西线的林立局势不同,东线要更安稳,但也恰是这样,一旦我军主力跟袁绍展开攻势,袁谭势必会出兵袭扰的。”

“虽说在此之前,兖州、徐州两地都趋于安稳,可兖州终究要经历很多,而徐州虽取得不小成就,可终究要提防刘备、孙策所部,如何叫青州乱起来,使得袁谭自顾不暇,且不影响到兖徐两地局势,是我军必须要解决的。”

程昱的话,其实已经点明了。

在跟袁绍展开大战前,必须要出兵青州,使得袁谭麾下精锐之师,被有效的牵制在青州一带。

只有这样,取胜的可能会大不少。

“诸君,有一点嘉要强调下。”

在众人思虑之际,郭嘉想了想,还是开口道:“在今下这等时局,公子所领征东将军府所发动的荆南之战,至今还没有结束。”

“且江淮一带的局势看似安稳,实则刘备、孙策都是不安分的存在,所以徐州那边的兵马能不动用,尽量不要动用。”

此言一出,叫不少人眉头紧蹙起来。

说起来,曹昂麾下是节制不少大军,但是曹昂所辖地域不小,关键是要兼顾到毗邻的诸侯势力,所以有很多是不能轻易动的。

这还不是关键。

关键是曹昂在节制的地域,齐头并进干的事情太多了,聚民,兴屯,修路,建城,水利等等,如此成规模的政策推行,势必要有足够的震慑力量才行。

对于曹昂做的种种,其实在曹操麾下是有些反对声的,但这个反对啊,是出于做的是否太多了,是否该分出轻重缓急来,毕竟贪多嚼不烂嘛。

不过对于这些,远在襄阳的曹昂根本就不在意。

秩序从安稳到崩坏,想要在回到安稳,且身处在乱世之下,有些事就必须要提前做,在推行一些新政时,即便遭到一些反对声,也能趁着乱世动荡下解决,真的没有乱世了,再想着去解决反倒是难办了。

毕竟人心是会变得。

“诸君以为派张绣、张辽领本部出战青州如何?”在此等态势下,见众人沉默不言,曹操将思虑许久的想法讲出。

“明公,这是否太冒进了?”

毛玠皱眉道:“玠没有怀疑张绣、张辽的意思,可东线牵制袁谭之事,必须要慎重对待才是。”

“某倒是觉得此事可行。”

董昭紧随其后道:“青州地界虽有险峻之地,然更多却是平坦之地,而张绣、张辽麾下有不少精骑,一支来自西凉,一支来自并州,如若他们能够联起手席卷青州,再得徐州所辖琅琊、东海相助,未必不能牵制住袁谭主力啊!”

探讨随即展开。

别看张绣、张辽先后投效到曹操麾下,且在济阴等地发挥着作用,但是吧,他们终归是降将,就此前所取得的一些战绩,是叫他们在曹军中站稳了脚跟,但是还不足以跻身到核心圈层中。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这里不止有打打杀杀,更多的却是人情世故。

曹操的发家史,离不开两股群体支持,一个是沛谯武将集团,一个是汝颍谋士集团,前者是在曹操涉足黄巾之战,就一步步的支持曹操,在讨董之战中,则更是有粮的掏粮,有兵的聚兵,这奠定了曹操参与逐鹿的基础。

另一个则是在兖州之变出现后,荀彧得到了曹操的重视与信赖,继而逐步的凝聚到曹操麾下的,这其中就有一些是荀彧举荐的。

对于一方势力的上位者来讲,麾下的确要有核心班底,但是在核心班底中,却不能局限于少数群体,这样是不利于后续统治的。

单说军队这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