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由于月球没有全球性的磁场,太阳风会持续侵蚀大气层,进一步加大了气候改造的难度。”

生物学家也发表了他们的见解:“从生物学角度来说,虽然基因编辑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要让经过基因编辑的微生物在月球上形成稳定且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在实验中发现,月球的极端环境对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了极大的限制。

即使是经过精心编辑、增强了适应能力的微生物,也难以在月球上建立起完整的生态链。

而且,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如合适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而这些在月球上都难以满足。”

能源专家则对能源供应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虽然月球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氦 - 3 资源,但要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可供大规模使用的能源,还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

太阳能发电受月球昼夜交替的影响,无法实现持续稳定的供电。

而核聚变发电技术虽然前景广阔,但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即使未来核聚变发电技术成熟,在月球上建立和维护核聚变发电站也需要庞大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这对于当前的人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此外,能源的传输和储存也是一个大问题,如何将月球上产生的能源高效地传输到地球或其他星球,以及如何在月球上储存足够的能源以满足探索活动的需求,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听取了各领域专家的意见后,苏澈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虽然将月球打造成第二个地球的构想充满了希望和憧憬,但面对现实的重重困难,必须做出理性的选择。

经过一番思考,他缓缓说道:“各位专家的分析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将月球改造成第二个地球的确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