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有所悟,还是受高人指点,徐妙欣放弃在京师四处奔走,返回了代王封地大同。
数日后,朱棣再次下旨召朱桂回京。
朱桂这次没有抗命,接到圣旨立时动身,丝毫没敢耽搁,但是朱棣不想见他了,派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中途传旨,令代王速回封地,同时削夺其三护卫。
盛庸为保护家人,选择自尽。
周王世子朱有炖上书指控李景隆包藏祸心,被朱棣扣下,留中不发。
张辅返回京师,帮世子妃带给妙锦一份礼物,是在庆寿寺求的上上签。
郭芸兮回到北平,勾走了世子的心,世子妃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吧,妙锦对世子妃的生活爱莫能助。
所有文臣都整齐划一,态度鲜明地支持立世子为太子。
这个调查结果令朱棣不悦。
文臣在态度坚决跟他谈条件,要求册立世子,否则不好好合作。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哪由得你们跟朕谈条件?!
尤其是那个解缙,仗着朕的赏识,上窜下跳,活跃得很!想把他的意志强加在朕身上,岂有此理!
对于朱棣的郁闷,妙锦了解一些。
他不希望世子朱高炽是下一个建文帝,文弱有余,武力不足,守不住江山。
政务处理可以交托文臣,但是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国家安全等兵家大事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个不知兵事的储君,让人如何放心?!
马背上得天下,不能马背上治天下,国家治理,需要文臣团队。
一个像朱有炖那样文武双全的皇子,是朱棣梦寐以求的,他摸着妙锦的肚子,“儿啊,你一定得健健康康的,你快点儿出生吧,帮父皇解决一个大难题。”
“也许,解缙他们并非贪图权势,而是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世子身上了”,妙锦劝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