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切伊率领的夜隼营驻扎在山魈营、朱厌营与虎贲营交战的附近区域,这片地理位置优越的土地是他们的常驻地,背靠山丘,远离战火,便于观察周围的动静。然而,尽管战场形势愈发严峻,马切伊依然没有急于支援虎贲营。他和他的士兵们安静地驻扎在附近的树林和山丘之间,保持着冷静与距离,仿佛这场激烈的冲突与他们无关。所有士兵都恪守命令,观察着远方的战局,却没有冒险参与其中。
突然,一名虎贲营的士兵急匆匆跑来,脸上满是焦虑与急切:“大人,加尔比恩大人使请您尽快出击,帮助我们击退叛军!”
马切伊的神情依然冷静,毫不慌乱地回应:“我知道了,但我们并未收到军务大臣加斯帕大人签发的命令,而且我不清楚你们和朱厌营、山魈营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不能贸然行动。就算我们决定援助你们,也需要时间准备。你先回去吧。”
“他们突然向都城进军,并对我们发动了突袭,他们确实是造反了!”士兵急迫地说道,眼中充满焦虑。
马切伊轻轻摇了摇头,依旧保持着冷静的语气:“监国夫人并未给我下令平叛,你让我怎么相信你说的是真的?”他目光冷峻,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等都城的信使到达时,关卡恐怕就被叛军占领了!”士兵几乎是哀求般地说道,声音里充满了急切。
马切伊的眼神微微闪烁,依然不为所动:“你让我怎么知道,究竟是不是你们造反了呢?”他轻轻挥了挥手,指示身旁的卫兵将这名士兵赶出去。
士兵见状,心中虽满是不甘,但马切伊的态度显然不容争辩。他深知此时无法与马切伊争辩,只得无奈转身离去,脚步沉重。
马切伊站在夜隼营的营地外,眼睛始终不曾离开那片远方的战场。夕阳透过茂密的树叶,柔和的光线洒在他的脸庞上,映出他那冷静而坚毅的面容。他的眼神却没有一丝动摇,仿佛早已预料到这场战斗将如何展开。在这个关键时刻,马切伊显得尤为沉默,不急于做出任何决定。
马切伊注视着那名士兵渐行渐远,目光依旧锁定远处的战斗场面。他依然站立在山坡上,沉默不语。尽管虎贲营的困境变得更加严峻,马切伊知道现在还不是他出手的时候。他的视线穿透战场,深深地观察着敌我双方的动向,心中默默计算着未来的每一步,审视局势的变化。
这时,一名军官走到他身边,眼中闪烁着不安的光芒,焦急地问道:“指挥使大人,看来卢切扎尔已经造反了,我们要去援助虎贲营对抗叛军吗?”
马切伊依然保持着冷静,语气淡淡地答道:“造反?究竟是谁造谁的反?叛军?到底谁才算叛军?”他低声自语,仿佛是在自问,也仿佛是在提醒身边的人,“如果卢切扎尔真的攻入潘费利亚城,那么贝尔特鲁德那边的人才是反贼,虎贲营才是叛军。”
军官们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马切伊会这么说,沉默片刻之后,其中一名军官迟疑道:“贝尔特鲁德要提高税收,要求贵族和骑士们贡献更多,这无疑激化了各方矛盾。依我看,卢切扎尔若真能赢,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马切伊眼睛微微眯起,深深思索片刻,沉声说道:“每一方的胜利背后,都有更深层的考量。卢切扎尔或许不是真正的救世主,而贝尔特鲁德虽强,却也未必不可推翻。”
马切伊转向另一名军官,缓缓开口:“我们先静观其变。若虎贲营的援军真的到来,那我们自然会支持贝尔特鲁德;如果没有,我们就保持沉默,尽量不卷入这场内战。”他的话语中透着冷静与深思,仿佛已做出决定,在这复杂的局势中,最聪明的选择就是等待和观望,保持足够的灵活性。
马切伊的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这场内战的未来。他清楚,自己并非贝尔特鲁德的坚定支持者,甚至与她的关系也远未达到铁杆盟友的程度。他微微抬头,目光越过营地,穿透逐渐暗沉的天际,眼中闪烁着深思。在这场动荡的内战中,任何试图掌控局势的人都不能忽视那些保持中立、静待时机的力量——素海尔就是最好的例子。无论最终谁占得上风,保持独立与警觉的力量,必定能在未来的博弈中占据巨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