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笑听到这里,主动替老刘开口解释,郑重道:“伯瘟之言,朕之心声,此言极为有理,不可为救现有之民饿死新归之民。”
大臣之中却有人小声开口,语带带着隐藏极深的怨怒:“刘尚书所言,微臣不敢苟同,既然他说不能饿死新归之民,还说不能全取十州的所有钱粮,那么,岂不是更应该大肆攻打南云州域?”
“打下十个州,肯定不如打下二十个州,而打下二十个州,则不如打下南云所有的州。”
“攻克的州域越多,获取钱粮的地方才越多,十个州域平摊我朝的赈灾所用,肯定不如整个南云平摊这份用度。”
“南云共有八十余州,如果全打下来便能挨个收取钱粮,到时候根本不需要全取,每个州只取一两成就可足用。”
“如此既不会饿死新归之民,还能让我朝赈灾物资充盈,臣以为,这才是符合我大唐的最大利益……”
这大臣一边说着,一边看了一眼刘伯瘟,微微迟疑片刻,终究说出了攻讦之语:“刘尚书方才所谏,微臣认为目光短浅,甚至,有贪图安逸不愿开拓之嫌疑。”
此言一出,满场寂静。
杨一笑深深看了这人一眼。
老刘则是面色不见任何波澜。
足足良久之后,杨一笑才大有深意开口,对那大臣道:“朕如果没记错的话,爱卿你是泾县六家之一吧,想当初,尔等六家皆是及早追随朕的拥趸……”
那大臣连忙行礼,满脸兴奋道:“正因为早早追随陛下,所以微臣才苦心为我大唐着想。”
杨一笑点点头,继续大有深意道:“臣工之间,政见不合,此乃常有之事,朕欣然尔等能够相互辩论,只不过,攻讦之词尽量不要使用……”
他说着一停,紧跟着又道:“我大唐开创不久,满朝文武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伯瘟也好,你们也罢,都是为了大唐更强,都没有自己的私心,哪怕政见有所不合,也不能使用攻讦之语。”
那大臣顿时脸色惶恐,连忙行礼请罪道:“微臣有罪,方才不该诟病刘尚书。臣,臣,请陛下治罪。”
杨一笑摆了摆手,不见任何不满之意,反而温声细语道:“你也是好心,朕岂能治罪?爱卿且先静心旁听可好,咱们让刘尚书把他的谏言说完行不行?”
只不过他看似温声细语,却又补充一句稍微敲打:“你们泾县六家虽然追随朕很早,但是伯瘟追随朕的时间更早,所以,他的谏言肯定也是苦心为我大唐着想,对不对?”
那大臣心中一凛。
杨一笑不再管他,转而看向刘伯瘟,先是叹了口气,然后才语带无奈道:“老刘,你继续吧,刚才,你只说了其一。”
他这话不无暗示,意思是让老刘说话的时候收着点,比如,尽量用点语言艺术,尽量不激起大臣们的怨怒。
然而可惜的是,刘伯瘟仿佛没听懂他的这份暗示。
“陛下,臣之谏,其二……”
“我大唐此次之所以起战事,原因恰是因为州土较大百姓太多,开国尚且不满四年,州土已经接近八十,地面广了,人口多了,可我们的底蕴不足,才导致遭遇雪灾难以赈济。”
“臣说句不中听的话,我们现在的能力只配治理这些地盘,并且即使只治理这些,我们也已经满朝文武个个疲累。”
“尤其陛下你,更是朔夜操劳,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口,书案上每天都堆积着奏折。”
“我们现在,缺官……”
“我们现在,少粮……”
“自古以来的国朝发展,都是一步一步慢慢向前走的,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强大,不可能三五年内就雄霸天下。”
“打下一片地方,这地方就得治理。百姓需要休养生息,荒芜的田地需要复垦,如果操之过急,将会大批饿死。”
“而此次如果灭掉南云,臣认为便是一种操之过急。”
刘伯瘟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一停,目光看向在场的所有大臣,冷冷道:“光想着把地方占了,光想着开疆拓土,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将会把整个大唐拖垮?”
“骤然多出几十个州,拿什么去进行治理?”
“骤然多出几百万的百姓,拿什么去保证他们的衣食?”
“百姓如果饿的狠了……”
“他们会拿起刀来砍人!”
“咱们大唐哪怕再强再能打,但也扛不住几百万百姓手中的刀,所以,不能让他们拿起这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