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的掌力让紫玉灰飞烟灭显出原形?是东华帝君。真是无巧不成书,在极乐梵天调养而功力恢复的东华帝君,准备近日动身回天庭,便与初元圣母到阿弥陀佛座下禀明,正巧听到观音与阿弥陀佛关于涿鹿之战的对话,当他听到蚩尤是因救他心切而受魔王控制后,心疼与痛心交织着心痛不已,与初元圣母急随了观音直奔涿鹿山。赶到涿鹿山,在云端里正看到紫玉的长笛击向蚩尤的心口,情急之中,他用看家本领“日月旋掌”击向紫玉,从后穿透而来的掌力加重了紫玉击向蚩尤心口的力量,同时也将紫玉击得灰飞烟灭。
在场者都以为紫玉是在与蚩尤搏斗中两败俱伤,只有观音和初元圣母知道紫玉灰飞烟灭的真正原因……。回到天庭的东华帝君,面对女娲的痛不欲生,面对涿鹿之战带来的生灵涂炭,面对因自己而使三界发生的一系列震动,心中极为不安。尤其是想到因自己失手而助力紫玉杀了蛮尤,便常有一种窒息的心抖心痛折磨、煎熬着他。于是,他便在朝堂之上向百官提出辞去天庭帝位以静养身心的请求,并提议娲皇为天庭新主,娲皇坚决推辞并推荐玉帝为天庭新主,尽管娲皇呼声很高,但女娲还是在审时度势中放弃了权力,于是便有了玉帝履新天庭之帝的顺吉。
随着初元圣母的思绪我们回顾了这段与紫玉有关的不凡往事。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紫玉转世为江采萍的爱恨离合故事中。
当观音来到泰泽宫说明加害江采萍的手法与当初加害东华帝君的手法一样时,初元圣母立刻怀疑是杜袅得了魔界的助力害了江采萍,非常懊悔自己让杜袅走近,更懊悔因自己不慎失言将帝君受害过程详述而酿成如此大祸。本来内心有愧紫玉的初元圣母,愧疚更深,面对观音无地自容,便将自己怀疑杜袅之事说于观音。观音将净瓶中宝镜握于右掌,微闭双眼片刻后说:“圣母圣断,确为杜袅所为,杜袅为了用此法加害江采萍,已与魔界搅在一起,幸亏贫僧对其封印,不然还不知要如何祸乱三界呢。贫僧知您是无心之过,也理解您因膝下寂寥而对杜袅的娇纵和轻信,嫉妒是愚痴女性摧毁别人、残害自己的心魔,被这种无明障碍遮了心智的女性三界之中处处可见,圣母要擦亮慧眼啊!教化、拯救众生之心的道路艰难而漫长呀……。”
初元圣母羞愧地连连点头,并拿出几样泰泽宫最珍贵的排毒养生药材,奉请观音带给江采萍。观音微微一笑说:“圣母若亲自送上岂不更好?!”说完化作一束七彩光束迅即离去。
话说江采萍在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历大劫之后,因百汇穴因祸得福打通而使心智更为通透,由于所历劫难的特殊,也由于根器的特殊,采萍对世间一切看得更为明白。上有观音、王母的厚爱,下有玄宗、张九龄的关爱,近有父母的珍爱,采萍病体恢复后身子骨比以前更为硬朗。淡定、从容的心态加上奇秀的骨格,采萍给人以特别喜瑞的安全感,她的美在以往琴棋书画的感性之美上多了一份诗词禅茶与文史相交融的理性之美,这种无法模仿、不可复制的独特之美,使见到她的人都有一种被摄心的仰望与敬慕。早晚课、抄经、读《史记》的坚持与琴棋书画陶治的习惯主融相伴,她的生活平静如初,只是比原来的平静中又多了一份沧桑后的厚重。
不觉时间到了来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在这个处处赶庙会、家家祈福安的日子里,采萍随父母到龟田寺进香祈福,每逢庙会和佛家大节,龟田寺周围便有许多真真假假的乞丐等候善男信女的施善,白小凤从龟田寺门口进江家大院的故事前面已讲过,贫、难者寄希望于良善人和骗子瞄准善良人的心思都会在这时衍生出很多故事。采萍见不得人受苦受难,尽管之前有白小凤之事的发生,但那丝毫没有让她纯良的心田有丝毫改变,从寺门前300米处下了轿子,她一路都在进行着财布施和软语布施,她认为来这里行乞的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生活顺心顺意的人怎么可能没有尊严地装可怜呢?她不想也没有心思辩真假,只想让自己的心安带给乞者生命的温度。刚走到寺门口,便见一云游僧右手柱着一根木杖,左手握着一颗珠子,坐在门口笑哈哈地说:“施舍者不穷,做贼者不富。欲得必先舍,舍得!舍得!龟田寺迎来贵宾了,贫僧恭候多时了。”
厚待出家人是江家的传统,江夫人忙拿出纹银三十两恭敬供养云游僧。不料云游僧连连摆手道:“身外之物,用不着,用不着”。然后望着采萍说道:“春色十分遍长安,奇花无数琼林艳。最惜闽中梅一枝,佳人笑依紫宸栏。”说完便消失在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采萍在各殿进香的过程中,一直在想云游僧的偈子,但总是记不全。当走进地藏殿进香跪拜时,四句偈子便清清楚楚闪现在心。仰望地藏王菩萨左手持金锡、右掌端明珠的庄严瑞相,采萍默默点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于长安,对于进宫,采萍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她只是被玄宗的人格魅力和重情重义吸引着、感动着,做一名宫女老死宫中只为身在离玄宗最近的地方才是她最大的心愿。成为御妻,得到玄宗的真爱而封妃她从未奢望过。而云游僧的偈子却让她的思绪不断飘向不敢奢望的领域,采萍的心灵深处弥漫着一种甜蜜的踏实。
端午节,采萍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张九龄派人秘密来到江家大院,为江采萍带来了一幅画,采萍在母亲的房中打开画,但见画中一袭白衣裙上绣着红梅花的女子在一丛紫梅树下吹长笛,飘动的裙袂与飘落的梅瓣相映成诗,清丽的容颜与沉静的神情相融如生,留白处用隶书写下:“长安夜夜紫宸梦,遥思心梅闽江水”,落款是“隆基于月夜”。采萍用心品画、品文字,画中的人、画中的诗、书画的落款,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美好,只有用心用灵魂酿造的情感才会如此醇厚!‘’紫宸‘’?!难道是暗合天意?采萍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用手轻抚着画问母亲:“我不是在做梦吧?!”
“儿啊,你说什么傻话,艳阳高照萱堂,母女唠嗑良久,怎么会是做梦呢?”
采萍将画轻轻卷起,开始读张九龄的书信,信中说当今圣上十分重视《隋唐志》的编撰,关于后妃部分,想征询一下后宫各位女眷和即将进宫的秀女们的意见,让采萍将自己的想法写了捎给来人。江夫人一边着人安顿来人到客房休息,一边忙为来人准备了饭菜,饭菜端上桌时,出急诊的江仲逊赶着饭点回来了。
采萍挑灯夜战,将后妃部分的编撰想挥毫法洋洋洒洒写下,并列出了后妃部分的编撰大纲。
第三天午饭后,张相府来人带着文稿及采萍绣的香囊踏上了回长安的路。
经过了林慕容感情之劫的采萍,内心深处对情感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恐惧,她不停地告诫自己一定不能让心陷落得太深,否则会受伤更深。但面对来自长安的画,她淡定、从容的外表下分明有一种被点燃的激情在幸福与踏实中涌动。收到香囊的玄宗,看到黄色锦缎香囊上绣着:‘’闽水尚有涯,相思缈无边‘’,一种息息相通的温暖洒满心房,悉读采萍关于《隋唐志》后妃部分的思路和所列大纲,竟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便将香囊和文稿紧紧贴在胸口自言自语道:“天赐隆基知己,此生定不负相思”。
不久,江家大院接到太守令,要备选秀女江采萍对朝廷编撰《隋唐志》中的后妃部分提出思路,采萍轻车熟路写好上交。不料却被同为备选秀女的吴道台的孙女、林太守的女儿各有侧重抄袭,用一纸逻辑混乱而简单的文稿充为江采萍所做。当张九龄在审完所有上报的文稿后,传福建道台吴贡高到翰林院,对江采萍文稿之事详细询问,并表明自己不相信名满天下的大才女江采萍会写出这样的文稿。吴道台则以江采萍擅长文学类、不会政论类,以及江采萍不想进宫等理由强辩。张九龄提示了几次希望他能承认错误重罪轻罚,不料吴贡高却一意孤行,不停贬低、诬陷江采萍。张九龄冷笑了一声说:“看来,老夫是多此一举了。送客!”
一向礼贤下官的张九龄的此举,让吴贡高颇为紧张,一向强势自信的吴贡高战兢兢走出翰林院,吓出了一身冷汗。
农历五月廿六,翰林院所颁选秀预通告下到福建,通告言明备选秀女必须先到翰林院进行两个月的礼训。吴道台本就为一向圣旨钦定选秀日变为翰林院预通告而纳闷,再看到闽地只有江采萍一人于六月十六动身上京时,大为恼怒,唤来福州太守林左遂合计,两人大发牢骚,出言甚狂。吴道台的孙女、林太守的女儿盼星星、盼月亮,却盼来一场空。于是乎哭哭啼啼闹着寻死觅活,说丢不起人,不如不活。道台、太守压了预通告文案,联合起来告御状,状告张九龄营私舞弊、任人为亲,为了让身份低下的江采萍入选,害得闽中两位身份高贵的备选秀女险些丧命。为使江采萍安全到京,玄宗考虑再三后与张九龄商议为福建发了一道圣旨……。
六月初六,圣旨传到江家大院;六月十六,江采萍与道台的孙女、太守的女儿一同乘船进京。第一次上京时的浩浩备选之队,此时变成了3个备选人,民间有赞也有怨。吴道台、林太守也随队上京,亦公亦私,公私合一。
在同行上京的路上,采萍受尽了道台、太守及他们的孙女、女儿的冷潮热讽和白眼,但她却从不放在心上,她内心的节奏从不因任何外界的风吹雨打而改变,出奇的冷静和超乎年龄的淡定从容令高力士挂目仰视。尽管有高力士和朝廷御林军的护航,吴道台、林太守依然下定了要除去江采萍的决心。
一桩害死江采萍的阴谋,因道台孙女和太守女儿在途中为琐事反目而暴露。细心的高力士即刻将此情飞鸽传书玄宗。将近长安的黄昏时分,一行人下榻在福来客栈。晚饭后,张九龄带了人来到客栈,直奔高力士的住处……。
吴道台被唤来时,房间的气氛令他惴惴不安,偷偷看了一眼张九龄的脸色,他的心更为忐忑、惶恐,待张九龄传来林左遂与道台府丫鬟时,吴道台瘫坐在了地上。
“张大人,请将本府的孙女和林太守的女儿带到宫中,让她们以入选的名义老死宫中吧!实在丢不起人啊!错在本府,本府一时糊涂……。本府与林太守将肝脑涂地报效朝廷。”
“你还有何资格为朝廷肝脑涂地?你家还有何资格沾荣朝廷?”
“我要面圣,我要面圣。我是堂堂朝廷命官,你为了一个身份低下的村野丫头而治本府的罪,是何道理?”吴道台原形毕露。
第二天,江采萍进京进驻翰林院,吴道台的孙女、林太守的女儿因一路之上是非口舌不断、嫉妒怨恨尽失女德而犯了朝廷选秀大忌被遣回。不久,吴道台、林太守因教女无方因咎辞职,归隐老家。一件大的案件,因玄宗与张九龄的仁爱与智慧,化大为小,吴道台、林太守在反悔与感恩中开始治家风、立家训、益桑梓。
江采萍与苏杭备选的10名秀女,将在翰林院进行一段入选前的礼训。教习她们的女官为采萍带来的进宫前的最后灾难会是什么?敬请关注下章《凤凰浴火》的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