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让步

不明不清 第十个名字 1121 字 4个月前

怎么说呢,这种事看上去是占便宜,说出去也很涨脸,一提就是多大多大版图,实际上却很愚蠢短视,等于在身边埋了很多诡雷,保不齐什么时候就炸一个。

在中央朝廷强大的时候,各地土司鉴于自身力量小,不管心里愿不愿意都只能笑着说大哥威武,小弟忠心不二。

但只要中央朝廷发生了问题,立马就有小弟不安生,三天两头找事试探。一旦确定大哥能力下降,马上就会谋求自立,甚至为了达到目的勾结外人。

是小弟人品次吗?肯定不是,当初之所以认大哥,只是因为打不过,为了保全族群的无奈之举,根本谈不上任何忠诚。再加上文化、语言、信仰、民族都不一样,没理由永远效忠。

说到底还是当大哥的愚蠢,根本不该为了彰显伟大搞这种明显违反人性的面子工程。要不就别归顺,要不就完全归顺,坚决不允许自治。

如果实在需要临时盟友,事后也得第一时间想办法把关系缕清。要不当盟友,要不当子民,千万别含含糊糊得过且过。那样做看上去是省事了,却给子孙留下了很大隐患。

眼下的四川行都司就是教训,它的官员、卫所军、百姓,基本都是彝族,治所在建昌卫。从地图和民族推测,洪涛认为大概率是后世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一带。

从行都司建立那天起,当地的叛乱就没停过,每隔几年就会蹦出来一伙人,有时候干脆就是行都司的土官领着土军带头反闹事,谋求更多好处。

而与四川行都司相似的还有云南、贵州等地的一大堆羁縻州府,凡是带着长官司、宣慰司、宣抚司落款的地名基本都是土司管理,也大差不差的会发生类似乱象。朝廷每年光是花在镇压、安抚上面的银两就有上百万。

历任皇帝不是没想过彻底解决问题,也确实努力过,几乎贯穿了整个大明朝。每次派大军平定西南地区夷人叛乱,都会趁机用朝廷官员代替个别当地土司,成果有,但不大,且太慢。

这种方法还有个名字叫改土归流,土指的是土司,流则是朝廷派遣的官员,因为不是固定的所以叫流官。

把土司自治改成流官管理方向肯定是对的,为何终明一朝都没收到太大效果呢?洪涛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借鉴下清朝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