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北伐迎帝柩,西征取上游

新语新编 山重疑路 2735 字 18天前

王羲之打断了周缙的赌咒发誓后,正准备登船,但又撤回来,问道,

“这船上都什么人在?”

周缙听到这话,从怀里拿出一张帛来递给王羲之,上面密密麻麻的写了十几个人的名字,

“都在这上面了,你看吧。”

王羲之接过来一看,

豁,

这太子府这不是都到齐了嘛?

“什么大的阵仗,他们是不是打算造反?”

周缙摇了摇头,指着里面他次兄的名字说道,

“不会,这不是莚兄也在嘛。

你还不知道他,

他自来胆子最小,

谁要是参与造反,

他可以六亲不认的,

这都几年了,

他愣是没和家母再说过一句话。”

王羲之点了点头,说道,

“你们义兴周家的手段也不错,

这一圈下来,

不管是朝廷,东宫,军队,还是郡县,都有你们家的人了。”

周缙一拍胸脯,说道,

“别忘了,还有我这个太子文学呐。

不过,他们嫌我对的诗词太艳俗,

把我赶出来守门了,

王公子,快进去,

他们都这样,

等了你一个多月了。”

王羲之这才进了面前的船。

进了花船,

就看到,里面和之前大不一样,

既没有莺莺燕燕,

也没有绝美舞娘,

除了太子府的人陪坐两旁,

太子端坐中央,

觥筹交错之间,

挥洒着各自的诗情才智,

还有一僧一道,

僧是竺法潜,道是郭璞。

分别坐在离司马绍最近的地方,

和太子在说些什么。

司马绍看到王羲之从外面进来,

赶忙挥了挥手,让大家的兴致先冷一冷,

亲自走过来,拉着王羲之越过众人,和他坐在了一起。

司马绍拿过一支酒杯,敬向王羲之,说道,

“东宫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

逸少,

你功不可没。

这杯酒,

为兄敬你。”

王羲之摆了摆手,说道,

“殿下,无功不受禄,

臣还不知道帮了殿下什么,

就算有,

那也是臣应当应分的,

实在担不起殿下这份敬意。

东宫能有今日之局面,

全赖殿下上承天命,下顺民情,

这杯酒,

殿下当自饮。”

司马绍一看没对方不吃敬酒,也没有生气,竟真的就自饮了此杯,还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拉着王羲之,谈起了朝中的政事。

“逸少,

自从平阳事发之后,朝中的重臣宿将就分成了两支,

一支是要继续北伐雪耻,迎回二帝灵柩,

另一支是趁着北方多事,西征入蜀。

依你看,我支持哪一支为好?”

司马绍说北伐时,是看了看道士,说西征时,又看了看僧人。

王羲之自然也懂司马绍的意思,

一方面,

晋王司马睿要举正义的大旗,

聚拢北方诸州的衣冠华族,

来制衡越来越壮大的琅琊王家,

另一方面,

王敦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原则,

在诸胡反叛中,选了个最弱的李雄,

想乘着北方胡羯争平阳时,

把地盘从荆州再扩到巴蜀去。

果然,

王羲之还没有开口,

僧人竺法潜就开始了引经据典,说道,

“殿下,贫僧以为,

方今乱世,恰如当年七国争雄一般。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平阳,

就和当年七国的目光都在洛阳,

都想问一问鼎之轻重。

连秦国也想东出争天下,

但秦将司马错力排众议,

劝秦王伐蜀,

秦有了蜀地,粮草不绝,

之后和群雄争天下,

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蚕食鲸吞,最终一统天下。”

僧人刚说完,道士就起身反驳,说道,

“此一时彼一时,

当年东周和六国只有相互攻伐之怨,

没有宗庙被毁之仇、君王被掳之恨。

得蜀地,

固然可喜,

但要是因此失了天下人心,

使得士卒离散、礼崩乐坏,

也是得不偿失。”

道士话音刚落,

僧人接着就反驳道,

“道友此言差矣,

胡羯的仇不是不报,

而是要积蓄力量,

要想给仇敌致命一击,

那就要先把拳头收回来,

把力量攒足了,

再一拳出去,

把仇敌揍趴下,

否则的话,

就会和故琅琊王的邺城之战一样,

兵败身死,

为世人笑。”

道士自然也不甘示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