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年仅19岁的谭嗣同选择离家出走,
他选择徒步旅行的方式,
游历了大清国的大部分地区。
这次旅行让他看到了清朝的真实面貌,与他之前的认知大相径庭。
彼时,洋务运动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
但谭嗣同却发现,大部分地区并未享受到这场运动的成果。
普通百姓仍然生活在困境之中,他们受到官吏的压迫和剥削,却无法发出声音,寻求公正。
谭嗣同总结下来,这些问题应该就是封建专制统治所带来的一些列弊端。
所以即便他父亲谭继洵曾担任过湖广总督,他自己就是官二代,但他却依旧毫不留情地批判着封建专制制度。”
“谭继洵依旧期望儿子能跟随自己的脚步,进入仕途。
在他的督促下,谭嗣同从五岁起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
但谭嗣同对八股文的应试教育并无热情,他的考试成绩一直不理想,始终未能成功通过科举考试。
从清代的官员档案中可以看出,他的功名仅限于监生。
到了1894年,谭嗣同对清朝军队的‘屡战屡败’深感失望,于是他决定放弃科举之路,全心投入到新学和维新事业中。
虽然谭继洵曾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但最终他还是作出了妥协,不再强迫谭嗣同参加科举考试。
然而,谭继洵的让步是有限度的。
他严肃地对谭嗣同说:‘我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不知道还能活多久。
你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但你也已经三十多岁,必须为自己的未来打算。
全家人的生活都要靠你,我先为你捐个官职吧!’
于是,谭继洵为儿子争取到了一个江苏候补知府的职务。”
“谭继洵一直在为儿子谭嗣同铺设着他所认为的,最正确的仕途道路,
可谭嗣同却对这种安排充满了抵触与愤懑,内心的怒火与不满从未消减。
这种父子间的对立,一直持续到谭嗣同生命的最后一年。
在应光绪帝召见之前,
谭嗣同以江苏候补知府的身份在南京闭门撰写《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