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小姨的婚姻旅程:孤独与忧郁协奏曲(十二)

学校里的板房围合成 U 型,中间是大操场。我们赶到时,教室门口挤满了人。小姨夫领着我们朝正东面中间的教室走去,我和孟华表哥飞奔向课桌,帮着父亲和三姨夫将它们搬到一起,组成三个床大小的区域。父亲指挥着铺好床铺,让小孩睡上面,把东西放到课桌里。几个孩子睡梦中仍不时抽泣。

小主,

天渐渐亮了,大家饥肠辘辘,疲惫不堪。崔凯小表弟揉着惺忪睡眼坐起来,带着哭腔喊道:“妈妈,我饿。” 小姨一脸焦急地瞪着小姨夫:“这上哪儿找吃的去呀。” 三姨夫也满脸愁云,和父亲商量:“余震不断,回家拿吃的不安全。”

父亲坚定地说:“我家离得近,又是平房,伙食由我家供应。” 小姨夫连忙表态打下手,三姨夫也让女儿去帮忙。

母亲们忙碌着,用纸盒子垫在不平整的床中间。我们所在的教室住了六家,大家商量后安置好床铺和物品,留出过道方便通行和孩子们玩耍。大人们累得瘫坐在椅子上,互相询问情况。

小姨心有余悸,嘴唇颤抖着说:“真是吓死我了,发现地震时,我手忙脚乱给两个孩子穿衣服,喊妍杰她都没反应,真担心地震再厉害些。” 母亲也后怕,皱着眉说:“这些天工作累,天气又热,刚睡一会儿就听到玻璃响,还以为有小偷。”

母亲推推父亲,紧张地说:“老王,你听听这玻璃响,是不是有小偷进来了,我还想着白天去银行存款,有人一直尾随着我到银行呢。” 母亲拍拍胸口:“我第一反应就是有小偷来偷钱。你姐夫先是仔细听玻璃响,紧接着就从床上坐起来,这时房屋开始剧烈晃动,他大喊‘地震了’,然后迅速跳下床,抱起小弟弟,拎起大弟弟,喊着‘地震了,快跑’。”

母亲对小妹说:“我当时吓得光着脚就往外跑,结果踩在地上裂开的缝隙里,还以为是地裂呢,吓得我尖叫着跳了起来!” 父亲安慰母亲:“不是地裂,是地缝里的沙石开裂流出来了,没事的,让我离远些,别烫着脚,过了一会儿我又壮着胆子进去找鞋穿上。”

母亲抱着王勇坐下,父亲看到隔壁没动静,去敲门喊 “赶紧出来,地震了”。隔壁宋叔叔的老婆沈阿姨面色苍白,靠过来感谢母亲:“夏姐,如果不是你提醒,我们一家可就危险了,孩子还小,能和你们一起住在这里,真是太感谢了。”

母亲摆了摆手:“都是邻居和同事,哪能不管呢?” 宋叔叔站在一旁,满是感激。他抱怨自己迟钝:“天气热,听到房顶玻璃响动,还以为是白天通知要扒房子呢。我们两口子还在生气念叨:白天通知平房要扒掉,怎么晚上就来扒,现在想想,真是荒唐可笑!” 我也觉得好笑,地震一来,大家都慌了神。

天大亮了,我和孟华跑出去查看情况。九间教室都被挤满,一个活动板房能容纳五口之家,排列紧凑能住 6 - 8 家人,十栋能安置 70 多家。剩下四个办公室空着,我和孟华谈论着:“人们在这种时候还是挺有分寸的,知道先不占用办公的地方。”

一整天过去了,人们对地震情况一无所知。胆大的人出去打听消息,回来告诉大家公司没有重大人员伤亡。勇敢的人回去查看房屋情况,描述着屋子的开裂程度。

快天黑的时候,有人回来念叨:“单位职工宿舍新招的徒工,有两个被地震吓得六神无主。他们怕从三楼跑不下来,裹着棉被从楼上跳了下来,一个幸运没事,另一个把腿摔断,送去市里骨科医院了。”

不久后,公司领导组织自救工作。房子有裂缝,人们不敢回去住,大家寻找安全栖身之所。我们选择的学校活动板房是不错的选择,离我家平房不远,可以回去拿东西做饭。其他人家也在教室外面搭建简易做饭工具。父亲、姨夫和小姨夫投入到工作中,为露宿的人解决住宿问题。

父亲承担起了为三家十四口人做饭的重任。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父亲和姨夫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先去附近的临时市场采购食材,市场上的物资虽然不算丰富,但他们总能挑选到一些新鲜的蔬菜和少量的肉类。

早餐通常是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稀粥,配上一些咸菜。稀粥煮得软糯浓稠,散发着淡淡的米香。咸菜虽然简单,却也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滋味,开启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