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青松一家最开始不住这里,他爷爷在结婚之前就已经在京大任教了,那时候是学校分的房子,在京大旁边的教师公寓,也叫“家属院”。
许爷爷那时候是单身,被分到的是一套三十平的一室一厅,相当于是个单身宿舍。后来和同在京大任教的奶奶恋爱结婚后,就申请换了大一些的,小两居,带个书房。
等到许青松的爸爸许崇林和妈妈孟婉清开始谈婚论嫁时,考虑到将来还有孩子出生,小两居就肯定不够住了。
那时候的房子基本都是单位分配的,教师公寓的房源也紧张,别的教师家庭也有相同的情况,校领导就左劝右劝,希望大家理解,将就一下,他们已经在想解决办法了。
然而这个办法一想就想了许久,直到许青松出生,还没解决,于是家里的那间书房就被改成了儿童房,处处拥挤。
等许青松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京市的市场上出现了商品房,这个消息还是他开画廊的舅舅最先得知的,忙不迭地就跑过来告诉姐姐孟婉清和姐夫许崇林。
舅舅孟端阳劝他们不要犹豫,赶紧去买:“姐,姐夫,我都已经去看过了,那个楼盘就在京大东边儿大概三四公里,很近的,都没出咱们这个区。那边儿房子盖的又大又宽敞,你们现在这个房子真的太小了,一大家子根本挤不下,等松松再大一点,就更没法儿住了,你们搬到那边儿去住,平时上班骑自行车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啊。”
小两居确实很拥挤,孟婉清的很多私人物品都拿回娘家放着去了,书房改成儿童房后,里面的书柜就搬到了客厅,原本不大的空间真的是雪上加霜,这几年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
许崇林和孟婉清听了之后,二话不说就和孟端阳一起去看房了。回来之后,便把准备买房的事和许青松的爷爷奶奶说了说,二老当即表示赞同,便抽着没课的空儿,一家人又去看了一次。
房子都是一梯一户的,均价在当年看来一点都不便宜,五千多块钱一平了。孟婉清和许崇林商量的是,买一套大三居,因为大三居里还带一间保姆房,装修的时候可以把连着客厅的那面墙敲掉,做成一间开放式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