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步步为营

汉阙三国梦 一吃就胖 1708 字 4个月前

才一个早上,县衙大门外就聚集了数千百姓,有的干脆打包好了家当直接装车而来,非要跟着部队一起离开。这一下把徐庶整不会了,派出官吏反复劝解,要百姓安心待着不会有危险,但效果甚微。

这些人大部分是从北方躲避战祸逃来荆州的,曹军屠徐州的事谁不知道?其中一些甚至还是亲历者。因此不管如何劝说,他们都是铁了心要走。

这一来刘备等人可就犯了难。当初的行动规划可没有预计要带百姓一起,这部队行军可以根据需要急行军、强行军,可百姓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的,速度肯定是快不了的。何况这么多人鱼龙混杂,连约束队伍都难以做到,路上再出个意外或走漏了行踪,对于军事行动而言那可是致命的灾难。

玄德无奈,只得亲自走出县衙相劝。不去还好,百姓们见左将军亲至,情绪更加激动,当场哭号声一片。

一位老人拉住刘备衣袖,声泪俱下:“左将军,老汉在徐州,舍弟在雍丘。兴平元年,雍丘遭屠,舍弟全家遇害。徐州赖将军相救,吾家方得保全。后曹军又至,乃随将军逃至此间。今将军欲弃城走,万请允我等同去,不走恐为所害。”老人说罢,痛哭流涕。

刘备扶起老人,看过满地的人群,眼里满是恐惧和不安。这一刻,他刘玄德成了这些百姓手里唯一的救命稻草,自己可以抛下他们独自逃生吗?玄德在心里纠结许久,最终下定决心。

“诸位乡里,欲同刘备去者,明日卯时于新野城南相见,备定不相负。”

刘备给了大家一个承诺,转身回到议事厅。百姓们闻言纷纷传告,回去抓紧时间收拾家什准备动身。

议事厅内,徐庶明确反对。千里转进江陵本来就是一步险棋,任何环节出点儿问题都可能前功尽弃。现在要带着这么大的一个累赘南下,稍微具备理智的人都知道这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但刘备已经不管这些了。无论这道理多么浅显,也无论他对徐庶多么尊重,他都绝不会把百姓扔下独自跑路了。他的良心不允许他抛下这些把身家性命交给了他的子民,为了这个微不足道的原则,他愿意冒更大的风险,乃至失败。

其他人没有再劝,像糜竺、简雍、孙乾、赵云这些跟随刘备时间较长的部下对主公的个性十分清楚,论文治武功玄德或许比不上曹操,但若论对百姓的感情,富贵出身的曹操又怎么能与草根里成长起来的刘备相提并论呢?孔明也没有劝,他自己也是逃难来到的南阳,当然知道百姓如果没人组织,想要长途搬迁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主公决定了,那就尽量帮他实现。

孔明拉了下徐庶的衣袖道:“若携民同去江陵,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得立刻派人通知翼德,至少再拖延曹军五到十日。但白河防线已经失守,如果硬顶曹军,只怕伤亡不在小数。”

“好!就这么办!”玄德没有丝毫犹豫:“命第一旅按计划向长湖出发,夺取江陵;立刻给翼德传令,要他再拖延曹军十日,不计代价!”

徐庶叹了口气,不得不妥协了。对糜竺、蒋琬、孙乾、简雍四人说:“子仲、公琰、公佑、宪和,既然主公坚持,我等只得尽力而为。烦四位领本部人手,搜集民船木料,加紧时间在唐白河搭建三座浮桥,我等由此地绕过襄阳,再从宜城大桥过汉水上官道,然后沿官道一路南下。”

玄德点头,又加了一句:“官员家属与百姓一同转移,命陈到率铁卫营沿途约束保护,不可使一人掉队。”

商议完毕,糜竺等四人立刻领着粮草司与转运司辖下的两千士兵赶去唐河口搭桥,陈到则带着铁卫营去了城南,安置要走的百姓,准备一起出发。

县衙内院,赵云带着三十铁卫,备好了两架马车。一架给甘夫人、若蝉若娟姐妹和阿斗,一架给徐母和黄月英,等浮桥建好就先行出发。保护好这两辆马车上的人,就是主公交待给他的全部任务。为此刘备不惜将三十铁卫留给赵云,自己身边却一个卫兵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