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然是为了稳住东吴,以免真的行动时互相掣肘,闹出笑话来。
突袭部队以第三军为主,与第四军一部混编而成。为保证胜利,稳妥起见,由魏延亲自指挥。
队伍编为二曲十屯,由升了曲长的邓忠、卓膺各领一支,计一千余人,以演习为名前往岘山驻扎,等待出击的时刻。
援吴之战被庞统形容为添油战法,这名字还是观摩洪大厨炒菜得来的灵感。核心内容是通过对曹军的袭扰调控孙曹对抗的热度,冷了添油、热了去火,既不能让吴侯被烫着,也不能让合肥的战事凉下来。
要做到这点,情报工作是关键。这就不得不说到左将军的情治部队——夜枭了。
入主公安后,夜枭便脱离铁卫营独立出来,成为一支专业的情报队伍。最高领导依然是刘备本人,直接领导依然是陈到。
当年的六十人如今都已走上领导岗位。一部分分配到了磐石,其他则成为如今这支队伍的骨干。补充进来的新人都是各部队的尖子,除了技术过硬,家庭背景、个人履历都经过严格审查,确保百分之百可靠。
为了迅速获得并传递情报,陈到用两年的时间打造出一个庞大的通讯网络——例如利用往来频繁的商业物流传递消息。当然,根据消息的保密级别和时效需求,传递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为配合此次行动,陈到一早便带人离开公安,进入到曹操的领地。情报员们以各种身份作为掩护,活动在热点地区。一些外围信息还可以通过贿赂相关人员获得,例如送货的脚夫、做饭的厨子等等。
收集到的信息依靠搭建好的网络不时传回陈到手中,经过筛选对比,甄别出重要可靠的,再适时发回到公安。
这一套操作已相当超越了。除了工具原始之外,其运作模式已十分接近现代。这里面有刘禅的功劳么?有一点,但是不多。他也就是在陈到面前嘟囔过几句,被这有心人记下了,拿去活学活用而已。
合肥当前的局势说不上惨烈,但双方都有些疲惫。吴军依旧占据着合肥城,但沿巢湖的堡垒群已大半被曹军破坏,形势相当严峻。
研习过战况,庞、张、习三人一致认为时机成熟,遂向刘备建议开始行动。
随着左将军一声令下,东征的突袭部队开启了它的征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六月廿三,夏季即将过去,雨水多了起来。天将擦黑,噼噼啪啪的雨点便落了下来,打在山坡水面,全无停止的迹象。
岘山东侧的汉水如往常一般平静,对岸那本就稀稀拉拉的哨所此刻早已偃旗息鼓,该睡的不该睡的全都进入了梦乡。
河的另一侧,魏延的部队冒着大雨开始偷渡行动。为避开曹军的耳目,渡河地点选在渡口下游二里的拐点处。雨夜昏暗,为部队行动提供了绝佳的掩护,一千人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到曹操的领地,趁着夜色一路向东北开进,直至八十里外的青龙山停住。
对于靠两条腿走路的部队,雨夜行军在任何时候都是巨大的挑战。黑夜虽能隐蔽自己,却也降低了能见度,加上道路湿滑,速度更是提不起来。人淋湿了不舒服不说,体温的降低还会严重影响体力。
好在有刘禅研制的雨衣,在这种天气解决了大问题。饶是如此,一夜急行军八十里也是艰巨的挑战。自魏延以下,无论官兵,但凡有力气的都分担着辎重,脚下丝毫不敢停顿,务必要抢在天亮之前进入山区。
幸亏这一千人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精锐,否则绝无可能做到。当然,到达时所有人都已精疲力尽,许多士兵脚下走着路脑子却已睡迷糊了,到了山里就地躺下,怎么叫也叫不醒。这种情况当然无法继续行军。魏延遂下令就地休整,明日接着赶路。
次日启程,部队沿清发河向东,绕过随县,在县城以东的丘陵地带停了下来。根据夜枭的情报,这里是曹军向六安运输的必经之路。魏延选择一处道路两侧均为高地的地段作为伏击地点,命卓膺带队监视县城,一有运输队进城这边就准备攻击。得手后继续向东进入平春县,前往中华山隐蔽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