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后,将厨房打扫的干干净净之后,小伙伴们纷纷回到了属于自己的房间,躺在炕上,准备休息。
叶灵也躺在宽大的火炕上,此时,她并没有感觉到困意,她的意识,正沉浸在学习的海洋里,无法自拔。
从刚刚开始接触中医学,到现在的,掌握了大部分中医学基础理论,时间也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
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逐渐变得简单,也更加玄妙。
现阶段,她正沉浸在,如何学习诊脉的学习中,无法自拔。
学习诊脉是中医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对脉象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
脉象是指动脉搏动的形象,中医通过诊脉来推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和病势等。
脉象的生成与脏腑的气血有很大关系,如果脏腑的气血出现了问题,那么血液的流动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在脉象上有所体现。
在诊脉时,要找准位置。
诊脉的正确位置,在手腕部的脉搏,通常位于桡动脉,即腕后高骨内侧动脉处。
在诊脉时,要使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按压,分别触摸“寸”、“关”、“尺”三个脉位。
三指按寸口脉时,先用中指按在关脉部位,接着用食指按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尺脉部位,三个手指呈弓形,指头平齐,三指平布同时用力按脉。
从轻到重,分为“浮”、“中”、“沉”三种力度,以感知脉搏的不同层次。
在诊脉的过程中,要注意脉搏的节律是否均匀,是否有间歇、过速或过缓等现象。感受脉搏的力度、速度、滑涩、粗细等特性。
中医脉象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浮脉、沉脉、数脉、迟脉、滑脉等。
每种脉象都有其特定的形态和临床意义。
浮脉,通常表示外感风邪,常见于感冒初期。
沉脉,可能代表内寒或气血不足。
数脉,脉搏快速,可能与热病或阴虚有关。
迟脉,脉搏缓慢,可能提示寒邪内侵或阳气不足。
滑脉,脉搏流畅,常见于痰湿、食积或妊娠。
这些不同的脉象,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都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