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的深度用户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个模块,他们习以为常的顺手点进去,却发现里面的界面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便宜的价格并不能吸引大家的目光,因为每个叫车软件刚面世的时候总是会以低廉的价格吸纳用户,再逐渐涨价,然后再让用户购买抵扣券,套路没有丝毫变化。
葫芦约车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选择界面,除去出租车和网约车这两大类,还多了福龙车无人驾驶的选项。
这些大类下面还有更为详细的选择。
车型只是其中最基本的筛选,对司机的各种挑选才让人感到眼花缭乱。
男司机、女司机、还是小福。
希望对方健谈还是沉默。
还有其他初始的要求设置,譬如开车稳健还是奔放,车厢内能否有烟味或香水味,是否有其他过敏源等等。
各种选项十分详细,仿佛能为用户量身定制一个符合要求的司机。
“不可能吧,要是每个用户都选了这些乱七八糟的选项,同时有成千上万的类似订单要如何匹配?”
“没有啊,你看下面的等待时间,你每加一个选项,等待时间就会增加,符合条件司机就会减少,杂七杂八全选上要等至少半个小时,当然你也可以从心仪的司机中直接选择一位给金额不等的红包,对方同意就会在十分钟内赶来优先处理你的需求。”
“如果我没钱但是又事逼想要完全符合自己的司机,并且不想等这么久呢?”
“提前下单呗,多简单的事。”
“这软件真的不会卡吗?感觉其中的计算量很大。”
“拜托,这可是来福公司,所有的算力都被它自己回收再分配了,说林霰在东海建了个超算中心我都信!”
——
司机们也发现了葫芦约车的与众不同,它竟然不是按比例抽成,而是每个订单固定抽取0.5元服务费,并承诺该项费用永远不变。
但说的再好听还是要看实际收入。
经历过各个平台套路的司机并没有放下戒心,而是忐忑的期待来自葫芦约车的第一个订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乘车需求的用户们通过软件开始叫车,同样忐忑的等候着符合条件的司机到来。
让双方感到惊讶的是,订单匹配的速度要比想象中快很多,并在比对之后发现确实都是附近最近的车辆,很多司机在短短的一两分钟内便接到了乘客。
那些至于厌倦了人类司机想要体验无人驾驶的乘客,也很快便被勤劳加班的小福接上,稳当的向着目的地驶去。
互相符合条件的司机与乘客,相处起来十分融洽,他们愿意聊天的就互相攀谈,不想聊天的就享受宁静,再也没有社恐因为不知道该不该接司机话头的尴尬事情发生。
部分曾经体验过菠萝快车的乘客在乘坐福龙车之后有了明显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