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意上辈子见过不少的东西,有些制作起来不容易,她暂时做不出,但有些东西却很好做。
三家村的人就在做那些很好做的东西。
什么扎个墩布啊,捆个掸子啊……
这些小东西零碎,不贵,但赚的还真不少。
刚开始有人是拿回去试试,后来就有了些人慕名而来。
李如意给老三捎信,托她找的人也到了。
是韩家一个晚辈,比韩时安还小一辈,叫韩明开。
年纪不大,只有十一,毕竟能给小满当徒弟的,都差不多这个年纪。
不过小孩儿还挺稳重的,李如意考校一番,发现这孩子认识的字还真不少。
他家里的情况不大好,没办法支撑他读书,所以他格外珍惜小满教他的东西,算是小满的‘得意门生’。
他要跟着站柜台,不负责销货,只负责记录。
卖了什么,谁买的,多少钱,都要记下来。
这活儿不累,但琐碎的很。
而且李如意晚上还要拿着他的记录跟柜上收的钱对照。
他都很好的记录下来,甚至担心漏写,都不敢喝水,连茅房都不敢上。
小主,
如今这世道,想找份工可不容易,韩明开家中爹爹跛脚,娘亲病重,兄姐撑着家,每日劳作也难混个温饱,而他下面还有弟弟妹妹要照顾。
李如意没有因为他年纪小就压榨他的工钱,他在这里做工,家里的兄姐日子也能好过许多。
所以他格外珍惜这个机会。
不光是李如意安排的活做的很好,甚至店铺打烊后,他还会跟着大家一起收拾东西,帮着打水劈柴洗洗刷刷。
不过,他的天赋一般,能认字便已经是万分努力的结果了。
韩时安指点了几次发现他确实比韩时雨差的太多后,就不再教他科举的东西,转而教他一些工科算术之类。
韩明开也都认真的记下来,认真的学,一次学不会就天天学。
也是拜他的努力所赐,店铺里从伙计到掌柜,全都把那点东西背了下来。
李如意倒不觉得韩明开有多笨,人的一生都在学习,每天只学一点点,积累下来也会有很多。
李如意更看重的是韩明开不妥协不放弃又不急不躁的心性。
店铺一点一点的步入正轨,韩时安也在状元楼里待了一阵子。
而李如意找的写故事的人也终于到了!
这人正是当年给李如意写故事的说书先生。
李如意当初在县城扬名也是多亏了他。
虽然事情过去了好几年,但如今新鲜事少,有些人提起当初李如意击杀屠村的歹徒时,仿佛还如同自己亲身经历一般,可见一个好故事的影响力。
说书先生听了李如意的请求,连连摇头,表示自己不是什么故事都讲的。
李如意拿出了五十两银子。
说书先生表示李如意和韩时安的过往还真的挺精彩的,也不是不能琢磨琢磨。
这故事怎么讲,可就有说法了。
虽然韩时安说男男女女情情爱爱更容易传播,可李如意当初的话也不过是逗他两句罢了。
若是韩时安以风花雪月扬名,日后他的路恐怕得比上辈子还坎坷。
李如意想了想,决定把韩时安在县里给县太爷当幕僚的故事讲一讲。
少年人胸有沟壑,励志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种情怀才是最让人动容的。
既展现了韩时安的高义,又体现了他有做官的实力。
当然,县太爷也不能太荒唐,不然韩时安和县太爷联手干的那些事儿,也容易被人扒出来。
他确实是想要做些好事,只是,有些手段也确实不光彩。
李如意得把这些不良因素全都消除。
她和说书先生聊了两天,终于商量出了一个合适的故事。
当然,这件事除了要告知韩时安一声之外,还得平纺县的县太爷也跟着配合一二。
左右李如意这个故事传扬开来,对他只有好处,想来县太爷应当不会拒绝的!
不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情况,李如意还是让李廿带着说书先生回县里找韩时雨,让他帮着跟县太爷引荐一番。
说书先生也是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给县太爷单独讲故事,还一讲讲了两三天。
这故事把县太爷听的眼泪汪汪的,一时间竟然生出了做个好官的荒唐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