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我为大明建功立业(12)

“重八,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你就问他们,他们的地谁在种,到时候粮食从哪里来?”

这是他们的软肋,不像是六安这边,这几年虽然天灾不断,但是在水淼组织下,还是做到了家家有余粮,没有人饿死,这在古代来说就是最大的政绩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之前的攻城战,他们能够以少胜多,堪堪占据住舒城县。

但是对于其他地方的人来说,本来就是天灾人祸不断,都已经活不下去了,才起事的,虽然现在通过以战养战,能够让参加起义军的人吃上饭,但是粮食的缺口始终在,而且越来越大!

而水淼的意思就是庐州路是他们的地盘,谁也不要来占领,而同样的,为了支持他们的抗元事业,他们可以提供粮草。

这个提议是非常诱人的,他们想过吃下六安等地,但是现在元廷虎视眈眈,如果分兵进攻六安,地方未必打的下来,毕竟朱八八的战绩也是非常镇得住人的,更有可能他们会遭到元军偷袭,得不偿失。

反而是把六安守在腹地,成为自己的粮仓,也未尝不可。

事情就这样解决了,但是庐州这边也不太平。相邻两个地方的起义,流民不断涌入庐州,一时间,给了水淼他们非常大的压力。

人是越多越好!现在六安境内可以开发的地方不过十分之一,再来几倍的人都吃得下。

每个县城都排满了一队又一队的难民,能走到这里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只要进了城就有生存的希望了。

水淼看着一本本的花名册,现在已经通过人员初步的规整,是个进纺织厂、被服厂的女工在一本册子上,有一技之长、认字的各有各的册子,大部分人没有什么特长,一辈子到头也只是会埋头种地的,那就去开荒,现在有的是地让种!

而朱八八也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等到舒城县平稳之后,他朝着东南方向进攻,占领庐江县,这样一来,整个庐州路的几乎是一分为二,西半边成为了朱八八的地盘。

再往后的地盘就比较难打了,围着巢湖一带是元廷的重要牧场,不容有失。

再加上地势平坦有利于援军骑兵的冲击,对朱八八的部队来说非常不利。好在已经拿下了一城,也需要时间消化。